本报讯(记者 张怡飒 赵自谦 通讯员 姜雪月)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工作。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集体学习,为走好新时代就业发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多年来,丰台区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努力推动辖区内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在助力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方面“多箭齐发”,区人力社保局、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各培训单位协同发力,将机制与政策融合、摸查与供给融合、培训与产业融合,助力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近日,记者走访了花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与花乡花木集团金匠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系列服务实践中看丰台区描绘就业幸福底色。
就业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王姐,根据您目前的情况,我们为您量身定制了一套就业服务方案。”这天上午,花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齐立红带着工作人员鲍莹来到羊坊村,为失业的王女士带来最新的政策解读。“您找到工作之前,可以继续享受我们的灵活就业补贴,我们也会继续铺路搭桥,早日帮您找到合适的工作。”鲍莹和王女士在小区里边散步边聊道。
“除了把政策送到家门口,我们还依托‘就’在花乡服务品牌,开展专场招聘会,把就业机会送到百姓身边。”齐立红说,就在5月31日,花乡街道在新华国际中心举办了企业专场招聘会。活动前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地走访辖区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对接,摸查用工需求,采集空岗信息。同时向附近居民了解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需求,为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招聘会共邀请了北京尚标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鑫国发鲜生活超市有限公司等在内的5家单位,提供了从B端销售顾问、企划师、技术支持到厨师、保安、营养师等在内多种类型的48个岗位。招聘会共吸引76位求职者到场与招聘企业沟通,共收集简历44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数12人。
据悉,“就”在花乡服务品牌是花乡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创立的就业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打造可以促进政策与机制更好融合,督促我们对失业人员进行摸查,增强岗位供给,深层次挖掘就业机会,探索‘1+N+微网格’就业服务模式,构建百姓家门口的就业生态圈。”齐立红说。
聚焦优势产业打造人才大军
在丰台区花乡花木集团,有一所年轻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北京市金匠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校隶属花乡花木集团,具备园林绿化工、插花花艺师、林木种苗工的培训资质。自成立以来,学校专注于园林园艺行业相关的培训课程及竞赛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多次承接北京市大工匠选树、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北京市园林行业针对技能人才选树相关活动。多年来坚持以培训与产业融合,助力丰台区聚焦花卉产业优势,打造首都“美丽经济”人才大军。
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四次园林绿化工、林木种苗工、插花花艺师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认定,其他时间不定期开班。学校副校长陈晓敏介绍,学校面向北京市招收学员,学员经过学习获取相关资质后,学校可以帮忙在花卉产业上下游介绍相关岗位,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提升整个区域的农业农村就业水平。此外,学校还面向全国园林绿化行业招收学员,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吸收天津、河北,特别是雄安新区和“北三县”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美丽经济”建设中来。
除了技能培训,“传帮带”也是学校储备人才、促进就业的方式之一。于长青是北京花乡花木集团绿化养护部经理,毕业后便来到花乡花木集团,他靠实战锻造出自己的一套“养护经”,曾荣获“全国首届园林绿化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等荣誉。他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建设花卉技能型人才队伍添砖加瓦。
2021年至今,学校累计线下培训4000余人次,线上培训约23万人次,其中技能等级培训405人,取证人数351人。经培训,学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上均有很大提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出应有水平,为助力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据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丰台区深入12个涉农街镇、社区开展业务指导,拓宽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覆盖范围,帮助109名农村劳动力通过小百货、居民老小饭桌等方式享受补贴优惠政策。依托区级就业服务平台,开发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模块,利用数据分析,生成快速招工指导,目前共摸查2.9万人,推介园林护理、商超零售等岗位369个。借助区域园林种植、康养护理等特色产业优势,开发园林护理员、理疗师等课程,累计培训学员2099人次,助力245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