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京丰台,中轴线西南侧,一座洁白典雅的建筑巍然矗立为南城再添文化新地标——这就是近日正式开馆运行的丰台区档案馆新馆,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外立面由一个个“书简”组成,随着时间不同阳光角度发生变化会展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记者了解到,新馆同步推出《丰台记忆——丰台区情区史展》,700余件档案“解码”丰台历史,向市民讲述丰台故事,成为全面展示丰台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
引入“卢沟晓月”“书简”设计元素
城南再添文化新地标
丰台区档案馆新馆位于槐房西路15号院,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于2021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2023年11月3日竣工。
新馆外观设计体现丰台历史文化和档案元素,引入“卢沟晓月”“书简”等创意。大门与顶层的拱形檐口寓意初升的“卢沟晓月”,外立面用一个个“书简”组合成“丰台”的“台”,随着阳光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新馆地上7层、地下2层,具备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市民文化中心等功能,打造成市民悦享生活的文化平台。一、二层为对外服务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综合服务大厅和多功能厅等;三层为数字档案馆用房;四至七层主要为档案库房、技术用房和办公用房。
(下转03版) (上接01版)
700余件档案“解码”丰台历史
春秋战国时代刀币为首次公开展出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座现代化的档案馆如何保存历史资料?走进《丰台记忆——丰台区情区史展》固定陈列展,700余件实物、历史照片、艺术创作等档案资料通过声、光、电、实物等多媒介展示方式彰显丰台独特的魅力。
据了解,该展览布展面积约900平方米,除了序厅和尾厅,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以时间为线串联起丰台的历史沿革、文化脉络及现代成就。展览展线长度330米,运用实物展品165件、历史照片500余张,在深入挖掘馆藏档案的基础上,面向全区广泛开展展品征集,得到40余家职能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最终呈现雕塑、场景复原、模型等18项艺术品创作,电子地图、沉浸式投影等18项多媒体制作,通过挖掘馆藏资源向市民讲好丰台故事。
展览的序厅主要展示丰台概况;第一部分“文脉赓续‘丰’韵深厚”展示史前至明清的古代丰台;第二部分“红色基因‘丰’火燎原”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近代丰台;第三部分“雄鸡唱晓‘丰’貌新生”展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丰台成就;第四部分“改革春来‘丰’彩焕发”展示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丰台的跨越发展;第五部分“时代新篇‘丰’华正茂”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丰台的非凡十年;尾厅展示丰台新征程新成就,展望丰台美好未来以及观众互动打卡。
展览选取永定河、莲花池、金中都、卢沟桥、宛平城等丰台元素和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南中轴首都商务新区、北京丰台站等多组地标,全面展示丰台悠久的历史和现代建设成就,其中馆藏年代最久的春秋战国时代刀币为首次公开展出。
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启迪未来。丰台区档案馆新馆投入使用,对于丰台区档案事业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丰台区档案事业基础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档案信息安全和数字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将对提升全区公共服务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地区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里展现的每一张影像、每一处遗迹,都是丰台发展历程中的一抹亮迹。”据丰台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丰台区档案馆将全面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构筑记录丰台历史的藏宝库,打造展现丰台文化的新平台,塑造服务市民群众的主阵地,不断开创档案事业新局面。
服务信息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9:00—17:00
查档咨询电话:87236555、87236558
参观预约电话:87236550
交通路线:
公交:乘坐专67、369、474、556、827、829、946、954路公交车至南庭新苑南区下车;
地铁:乘坐4号线或19号线至新宫站,向南约1.2公里;可从地铁新宫站公交站换乘专59、专67、369、474、556、827、829、946、954路公交车至南庭新苑南区下车;
自驾:导航至丰台区档案馆(南四环公益西桥向南约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