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炎炎夏日,气温逐渐攀升,一波又一波的热浪滚滚而来,本市也开启了“炙烤”模式。“高温杀手”怎么防?这份生产生活安全指南,请趁“热”收下。
生产安全
严格执行工作流程
有限空间作业
企业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和“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的工作流程。同时,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监护工作,全面强化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避免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
危化品安全
要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操作规程,加大事故隐患排查频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强化生产过程工艺控制管理,关注温度、液位、压力的非正常变化。夏季冷库负荷增加,应加强液氮场所安全巡查,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此外,气瓶经营单位要根据气瓶的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地点不得靠近热源,防止暴晒、雨淋、水浸,注意采取防倾倒措施。
建筑施工
注意高坠风险。高温天气,高处作业人员易忽视劳动防护,不系安全带,极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
注意火灾爆炸风险。施工现场的一些材料、油漆稀料等直接在高温下暴晒,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注意触电风险。天气炎热,作业人员常着短袖短裤,皮肤外露较多,出汗使人体电阻降低,导致触电风险加大。
家庭防火
注意电器超时“工作”问题
防范电器起火
空调、电视等设备最好不要连续使用超过5小时,到正规商店购买能防短路、防雷击的安全插座,夜间要注意灭蚊器等电器因整夜“工作”而出现的温度过高、短路等问题。
注意易燃物品
在中午日晒最强烈的时候,不在窗户旁或采光较好的区域放置打火机、放大镜、手机充电宝等易燃易爆物品。
车辆使用
不存放易燃易爆品
避免疲劳驾驶
夏季天气炎热,司机出现疲劳驾驶、身体不适的风险上升,交通事故易发、多发。驾车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平和心态。
加强车辆安全检查
高温天气,车辆发生爆胎、自燃的可能性增大,大家要加强车辆安全检查,车内配备必要的防暑用品。
车内不存放易燃易爆品
应按照规范要求配备车载灭火器具,不在车内存放和使用降温喷雾(其主要成分为“LPG”,即液化石油气),不在仪表盘、手套箱等车内部位放置打火机、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受热膨胀后容易爆炸、引发火灾的物品。
(区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