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尚琳钧 吴迪 王园园 郑馨)近期,北京市降水量总体呈偏多趋势,而雨水反复侵蚀、浸泡,部分区域路面出现塌陷、空洞,影响交通运输和群众安全出行。丰台区各单位迅速启动强降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和群众出行安全。
落实主体责任
周密部署开展道路排险
受近期频繁降雨影响,丰台区嘉园路、东安街头条、北大街、新华街等道路接连出现塌陷、空洞等严重道路病害。面对接连出现的道路突发问题,丰台区城市管理委员会闻令而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安排就近道路巡视人员赶往现场处置。
“雨水反复侵蚀、浸泡是缩短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轻则造成路面坑槽、沥青脱落,重则出现道路空洞,造成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区城管委相关工作人员说道。经过多个相关部门综合研判,发现几处道路塌陷险情为降雨导致地下土质松动进而造成水土流失。针对上述情况,区城管委立即安排道路养护单位赴现场进行快速处置,目前已知险情已全部排除。
区城管委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依势而行,充分研判降雨对各类城市道路造成的危害,主动出击排除险情。从技术手段出发,安排道路检测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下空洞雷达检测;加强道路巡视频次,增加日常道路巡检力量,发动社区网格员参与,有效畅通应急处置相关部门联络渠道;严格落实道路突发事件1小时处置要求,即1小时内现场封闭、处置,把风险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把社会影响降到最低,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动巡查
撑起汛期安全伞
夏季汛期来临,高温天气增多,为进一步规范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青塔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开展施工工地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执法队员对辖区现有施工工地进行排查走访,详细了解施工进度,明确汛期工作职责重点,要求施工方提高认识,做足准备,制定暴雨天气安全隐患排查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执法队员仔细检查工地围挡设置、电力设施、防尘措施、出入口硬化和施工运输车辆等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检查工地施工围挡搭建是否牢固,避免因大风、道路湿滑等情况对过往车辆、行人造成意外伤害,对不符合要求的督促工地负责人立即进行整改并接受复查。同时,提醒施工方时刻关注工地及周边道路积水情况,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因泥水外溢造成道路污染或因基坑泡水塌方引发安全事故。
执法队员每日登录“北京市建筑工地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施工现场情况,对未按规定设置围挡、物料堆放未严密苫盖、出入车辆未清洗、渣土车未密闭运输等违法行为及时联系施工方进行整改,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6月下旬以来,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对辖区施工工地进行不间断巡查检查,同时加大夜间执法检查力度,做到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未诉先办修道路
保障出行安全无忧
在雨季来临之前,卢沟桥街道美域家园社区利用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未雨绸缪,提前解决居民出行难题。
近期,社区党委针对小区三、四号楼之间坡道、步道存在的坑洼积水、道路不平等问题,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实地考察与规划。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议以及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广泛征集意见,科学制定修缮方案,力求从根本上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在社区党委的有力推动下,项目迅速进入实施阶段。专业施工队伍对受损坡道、路面进行全面翻新,确保雨水能迅速排出,避免形成积水。同时,道路采用耐磨防滑材料,不仅提升了美观度,更保障了雨天行走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