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出行方式,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将于11月1日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有望迎来消费升级。车辆安全关系人身安全,购买与使用电动自行车,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认准正规渠道 选购合格产品
看品牌
目前,电动车品牌很多,考虑到电动车是长期消费品,作为出行工具时刻关系安全,因此选购时可考虑经营时间长、退修率低、知名度高、市场口碑好、“三包”售后服务方便、经营状态稳定的商家品牌。
另外,线上线下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索取发票,注意查看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执行标准、产品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使用说明等信息是否齐全。
自身需求
从外观上看,目前市场上电动自行车类型较多:有的产品体积小、可折叠,具备设计精巧、材质优良和工艺精良的特点,分量相对来说较轻;有的功能较多,骑行时比较舒适,夜间使用比较方便等。
不同类型的电动自行车价格不尽相同,消费者可综合自身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
结构和操控
购买电动自行车时,可按照以下这几个步骤进行检查:首先,检查电动自行车外观上是否有碰伤、刮痕以及明显的不被允许的突出物;其次,检查车辆结构的稳定性,例如车架焊接是否牢固,轮胎花纹是否清晰耐磨等;再次,检查蓄电池是否有篡改嫌疑,充电是否方便;试乘时,检查制动器性能是否良好,操控是否灵活、座椅是否舒适;最后,驱动轮离地,速度挡位选最高挡,转把转到最大位置,确认是否有车速提示音等来综合判断电动自行车质量。
安全性能
目前电动自行车是强制性认证产品,执行标准为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如下: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整车质量小于或等于55千克,蓄电池标称电压小于或等于48伏等,同时标准还明确了机械安全、行驶安全、电气安全、阻燃防火安全等性能要求。
选购时注意查看铭牌上是否有“CCC”认证标志,购买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产品。
看配置
决定电动自行车关键性能的四个配件是电机、电池、充电器和控制器。电动自行车作为整体不得与蓄电池等配件分开销售,自行车经营网点和维修店铺不得有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消费者在购买时,可查看随车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合格证上电动机编码、型号和生产企业,电池类型、型号和厂家,控制器型号和生产企业等信息与实车是否一致,充电器是否原装,不一致时该车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谨慎购买。
拒绝非法改装 在指定区域停放、充电
除了要选购安全、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也要遵守相关规范。
不要整夜充电。整夜充电无人看管,电池、电线等出现问题,极易引发火灾。尽量在白天充电,充满及时断电。
切勿“飞线”充电。不要私拉乱接临时电线进行充电,或从室内拉“飞线”到室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无保护情况下,电源线易受损引发火灾。
不要私自更换配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要私自更换电动自行车电池或使用不同型号的充电器。参数型号不匹配可能导致充电过程中电压过高,电池失水加剧,快速升温引发爆炸。
严禁在室内或疏散区域充电。不要在室内、公共楼梯间、楼道、安全出口等人员疏散区域充电,以免起火后阻塞逃生通道,造成人员伤亡。
避免在易燃可燃物周围充电。电动自行车充电有自燃风险,充电时尽量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火烧连营,造成更大损失。
不使用“超期服役”电池。注意电池使用寿命,不要私装防盗器,增加用电负荷。电动自行车发生故障后,要交给专业人员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