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情指路 能讲双语 懂得急救……
落地北京南站 在丰台遇见一抹城市“志愿红”
  指导旅客线上购票。 赵自谦 摄

  为来往行人指路。 赵自谦 摄

  在街边码放整理共享单车。 赵自谦 摄

  本报讯(记者 赵自谦)北京南站,是不少旅客进出京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作为连接北京市区和首都机场的重要节点,北京南站南广场地面公交枢纽站(以下简称“公交枢纽站”)承载了大量的旅客。在这里,有一支名叫四路通义务指路队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身着整齐划一的红色队服,用热情洋溢的态度、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为五湖四海的中外旅客排忧纾困,以实际行动展现丰台的文明温度。

  社区成立了指路队

  “先用胶带粘上,你别急,等下我带着你去买票。”公交枢纽站的地下出口前,一位旅客赶路时拉断了行李箱的万向轮,四路通义务指路队的志愿者刘大姐赶忙拿来胶带帮忙修复,随后又耐心指导旅客购票候车。旅客临走前十分感谢刘大姐:“就像邻居阿姨一样亲切。”

  亲切、热情是来往旅客对四路通义务指路队的第一印象,事实也正是如此。指路队的志愿者多是生活在四路通社区的居民,他们有着社区居民特有的热心与爽朗。四路通社区位于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与北京南站仅有一墙之隔,居民们经常帮助出站问路的旅客。久而久之,热心居民干脆自发组成了一支指路队,以“四路通,路路通”为口号,为旅客及市民提供道路指引。

  随着指路队人员不断增加,四路通社区也发现了社区周边存在指路需求。“居民们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周边道路环境非常熟悉,也愿意为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我们想,何不借此机会创建一个新的志愿服务品牌呢?向街道汇报并得到支持后,在党建引领下,‘四路通义务指路队’便应运而生了。”四路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雪说。

  2023年7月14日上午,四路通义务指路队正式揭牌成立,队伍成员达60余人;2024年3月26日,区文明办为“四路通志愿服务队”正式授旗;2024年国际劳动节前夕,“四路通志愿服务队”在北京南站南广场成功举行了新队员入队仪式。成立一年来,指路队已服务旅客千余小时,队员们扎根公交枢纽站,为来往的中外旅客提供义务指路、双语交流、扶老助幼、交通引导、文明宣传、应急救助等综合性服务。出色的服务也让指路队志愿者获得了“南站活地图”“双语服务排头兵”“全能型志愿服务”的赞誉,成为北京南站一抹亮眼的“志愿红”。(下转04版)  (上接01版)

  用志愿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近期,北京南站机场巴士站点进行调整,整体迁移至南广场地面公交枢纽站,售票处紧邻四路通义务指路队。“新邻居”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乘坐机场巴士的旅客,也给指路队的志愿者们带来了一项新的服务内容——指导买票。

  志愿者鲁擎红还记得,6月的一天上午9点左右,她刚到岗,就看到一位外籍旅客在机场巴士的售票窗口前显得十分着急。鲁擎红赶忙上前,熟练地用英语询问原委,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对方似乎只会西班牙语。鲁擎红并未放弃,最终通过软件翻译、手势比划等多种沟通方式后,她终于明白了外籍旅客的诉求。

  原来,这位旅客急于乘坐机场巴士,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不通,在空无一人的售票窗口前束手无策。鲁擎红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售票窗口联系,得知机场巴士刚刚出发,下一班发车时间为上午10点半。于是她指向墙上的班车时刻表,将这个消息转达给外籍旅客。接着,鲁擎红为旅客送来椅子和饮用水,她温和友善的态度感染了原本焦虑的旅客,平静下来后,旅客通过翻译软件和鲁擎红攀谈起来。

  通过交流,鲁擎红得知这位外籍旅客来自委内瑞拉,目前和丈夫一起生活在天津,这次来北京是打算去首都机场接父母,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不通,她错过了9点钟的机场巴士。就这样,旅客在四路通志愿服务站等了一个多小时,随后在鲁擎红的帮助下购买了车票并被送上了车。“送她上车时,我说‘Good Luck’,她用中文回了我一句‘谢谢’才走。”回忆起外籍旅客最后真诚的感谢,鲁擎红很是开心。

  在四路通义务指路队,像鲁擎红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对南站周边环境如数家珍,可以用中英双语流畅指路,熟练掌握应急救援技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来往北京南站的旅客传递属于丰台的城市温度。

  指路队全面提升再出发

  “往前边走,到大路上打车方便”“今天天气热,送您一把扇子解解暑”“您照顾好孩子,我来把行李搬上车”……成立一年来,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四路通义务指路队上演。

  虽然名为“指路队”,但指路队的志愿服务并不止于道路指引。走进指路队的小屋,值班志愿者唐国良展示了各式各样的应急物品——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云南白药、藿香正气合剂、风油精等一应俱全。近期,由于天气炎热潮湿,雨水不断,小屋中还特意准备了扇子、一次性雨衣、雨伞等,发放给来往旅客。“社区和街道都很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专门邀请老师进行培训,经过四次培训之后才能正式上岗。像AED除颤器这种设备,配备后还对我们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唐国良说。

  据了解,四路通义务指路队的志愿者上岗前,会经过礼仪规范、英语交流、道路指南、急救知识等四项培训,确保每位队员都能成为志愿服务的“多面手”。事实上,指路队的志愿者大多是花甲之年的退休居民,这些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颇有些吃力。不过年逾七旬的唐国良坦言,在学习时大家都专心致志、反复练习、绝不敷衍,只为提供更专业的志愿服务。

  近期,随着暑期游、“China travel(中国游)”热度增长,中外游客纷纷选择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北京南站客流持续攀升。而作为北京南站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路通义务指路队也不断优化志愿服务内容,进一步成长。“我们的队员根据游客经常提出的问题,自制了出行攻略、美食、景点地图,送给游客。下一步,指路队会继续提升双语服务质量,并在志愿北京平台上发布服务项目,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四路通义务指路队的志愿服务当中。”郭雪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城治
   第07版:防汛
   第08版:关注
让地球大数据服务平台“顶天立地”
邂逅八一 致敬最可爱的人
太平桥街道召开2024年“倍增追赶 合作发展”大会
精彩看点
落地北京南站 在丰台遇见一抹城市“志愿红”
丰台报一版要闻01落地北京南站 在丰台遇见一抹城市“志愿红” 2024-08-02 2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