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理由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丰台区“学习型城区”建设要求,以区委“学院式”街区建设要求为指引,充分发挥辖区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创新校地协同联动机制,围绕重点院校打造“学院式”街区,实现院校与街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生动实践
按照《新村街道学院式街区建设工作方案》,围绕“五个共”开展学院式街区建设。即“党建共建”,建立健全校地党建共建集群矩阵,推动院校各级党组织与街道、街区功能组团、社区(村)分级共建,实现结对共建精细化精准化精品化。“校社共融”,形成“高校+街区”区域发展共同体,建立新村发展智库推动区域发展。“社区共治”,聚焦资源联动、人才支持、理论研究,打造超大社区、法治社区、健康社区、ESG社区等社区治理样板,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双创共促”,加强校地人才交流,突出院校“双创”资源驱动,开展“育鹰行动”,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文化共享”,建设书香新村阅读空间,构建“1+3+N”文体生态圈,即1个活动体系、3类活动平台(街道综合文化中心、高校活动场地、经营性文体空间),N个文体活动。实现院校与街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建立开放共享的学院式街区治理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