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 原梓峰 赵自谦)在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举办期间,北京园博园内好戏连台。位于永定塔一侧的戏曲文化会客厅中,一派梨园盛景。
非遗皮影“戏”说新丰台
10月1日,记者伴着悠扬的乐声走进会客厅皮影戏舞台,随着幕布亮起,色彩斑斓、制作精巧的皮影人偶轮番登场,瞬间就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幕后艺人熟练地操纵着人偶,伴随着富有节奏感的锣鼓声和悠扬的唱腔,演绎着《四郎探母》皮影戏,台下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
“非常高兴来到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为大家带来京西皮影的演出。今天是国庆节,让我们一起祝大家国庆快乐。”被称作“影人姐姐”的北京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带领皮影戏演员们一起在永定塔下送上祝福。
王熙手执皮影人偶,挥舞着手摇国旗,用传统艺术形式演绎一出祝福祖国、共庆华诞的精彩剧目。孩子们也纷纷走上舞台拿起惟妙惟肖的皮影人偶,微微移动长杆,人偶便做出了生动灵活的动作。
“游客可以到后台参观皮影戏的各种道具和表演过程,我们也会根据情况组织皮影戏表演。”会客厅的工作人员说。
国粹精华扎堆亮相会客厅
“公主去盗金鈚箭,本宫才把心放宽,扭转头来叫小番!”伴随着高亢圆润的唱腔,戏台上杨四郎和铁镜公主长袖盈风、唱予和汝……“好!好!”台上演员唱罢,几秒钟后台下叫好声陡然爆发。
会客厅所在的四合院中,洋溢着浓郁的戏曲氛围。台上,京剧《四郎探母》选段精彩上演,台下,则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戏曲爱好者。
选段唱罢,铁镜公主的扮演者、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孙芊芊在舞台上向观众介绍起了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行当、唱腔和表演技巧等。“首先我们把手打开,把大拇指和中指往上翘,这样就特别像一朵美丽的兰花,所以我们叫它兰花掌。”一边说,孙芊芊一边使了一个兰花掌,动作行云流水,姿势优雅婉转,台下的观众见状纷纷效仿练习。
随后,孙芊芊还介绍了京剧中的唱腔和念白,并通过实例让观众感受两种唱腔的不同,教授观众如何通过假声和鼻腔共鸣来表达情感,并带领大家一起练习。“太有意思了,今天不仅过了把听戏的瘾,还顺便把唱戏的瘾也给过了。”戏迷李阿姨说道。
“我们在文化会客厅中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典曲种以供试听,而且还配有文字介绍。”会客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戏曲文化展示厅中,陈列了来自华东等地区的348个戏曲剧种,在电子设备上可以方便地查到各个剧种对应的地区、特点,用现代手段助力戏曲文化的传承。
会客厅还特别推出了各种以戏曲名字命名的茶饮:红豆芝恋奶茶——《天仙配》、拿铁咖啡——《铁笼山》、美式咖啡——《美西施》等,“这些茶饮或者咖啡从谐音、形状、香气等方面入手,取传统戏曲剧目的名字,很有意思。”和朋友一起来园博园游玩的大学生小尤很喜欢这种文创的展现形式,他坦言,在会客厅转完一圈,现在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去找一些经典唱段听一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