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晓妍 赵自谦 张元培 姜灏)国庆假期,北京园博园内灯火灿烂、戏曲悠扬,视觉与听觉交织的文化盛宴精彩上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其中不乏众多外国友人前来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
中法家庭:带家人来为祖国庆生
有这样一家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外国男士身着简约的休闲装,高大的身躯微微前倾,专注地调整着相机的角度;他旁边的女士是一副东方面孔,时而微笑着看向丈夫和孩子,时而又被周围的景致所吸引,眼神中满是惊喜与赞叹。
经交谈得知,这位女士姓张,是四川人,其丈夫来自法国。“今年是祖国75岁的生日,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想带着家人一起体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祖国庆生。”张女士说道。提及对中国感兴趣的事情时,孩子高兴地说道:“我特别喜欢中国的美食,有香香脆脆的烤鸭,还有甜甜的汤圆。而且中国的建筑也特别漂亮,那些古老的房子就像故事里的城堡一样。我还很喜欢中国的动物,尤其是大熊猫,它们圆滚滚的,超级可爱!”孩子打开了“话匣子”,脸上满是兴奋与喜悦,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对中国的喜爱。
俄罗斯家庭:最爱“赛博北京”
来自俄罗斯的阿廖沙一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他们漫步在灯海中,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其中,以京剧中刀马旦角色为蓝本,精心雕琢的灯组“赛博北京”吸引了一家人的注意。“赛博北京”巧妙地将京剧旦角与近未来科技风“跨界”融合,打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科幻的巨型灯组。“这个灯组中元素的融合让人印象深刻,非常有想象力!”对于“赛博北京”中的京剧元素,阿廖沙津津乐道。当得知园博园白天还有戏曲文化周的戏曲表演后,阿廖沙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并表示一定要看一看。
与阿廖沙不同,他的妻子则对京彩大道摊位上的传统手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她看到泥人张泥塑的摊位时,立刻被那些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所吸引。她仔细端详着每一个作品,并通过翻译交流沟通,深入了解这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阿廖沙的妻子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感到非常开心。
他们的女儿则对夜市上的民俗活动充满了好奇。她看到一群人在敲打着大鼓,节奏明快,气势磅礴,不禁跃跃欲试。在家长的鼓励下,她勇敢地拿起鼓槌,尝试敲起了大鼓。虽然动作还有些生疏,但她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英国父子:“这里真是太美了”
“Cool!Interesting!”记者被一阵欢呼声吸引过去。在一个套圈的摊位前,一位外国朋友正带着孩子玩游戏——只见孩子手中拿着套圈,小小的手指紧紧地握住圈的边缘,身体微微前倾,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为即将到来的投掷做着充分的准备;家长则微微弯腰,一只手轻轻放在孩子肩膀上,另一只手指着地上的礼品告诉孩子看准了再扔。周围的人也被吸引过来,为孩子加油鼓劲。
套圈结束后,孩子满心欢喜地欣赏着自己的成果。“我叫大卫,来自英国,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园博园。”大卫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眼神中充满好奇与喜爱。“这里真是太美了,有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和漂亮的花灯。”他一边说着,一边温柔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在谈到喜欢的京剧曲目时,大卫激动地说道:“我最喜欢《定军山》,演员们穿着精美的服饰、画着独特的妆容,动作刚劲有力,真是令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