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瑶 谢麒)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丰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出生在1949年,他们被称为“共和国同龄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伴随着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他们成为最早的“祖国的花朵”,他们更是新中国发展的奋斗者、建设者和见证者。
王丽 做志愿者发挥余热,享受网络带来的高科技生活
北京十二中的退休教师王丽出生于1949年5月21日,提起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变化,她津津乐道地提起自己的母亲95岁了,还能打电脑游戏,这都得益于祖国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时代带来的高科技生活。
1982年,王丽分到丰台教育局。她和儿子一起趴在单位借的八平方米小屋的床上写作业,坚持上了三年电大。
2004年,王丽从北京十二中光荣退休。退休后至今的20年里,她一直在老教协做志愿者发挥余热,享受着党和国家敬老惠老的政策待遇,享受网络时代带来的高科技生活。
“这是我度过的非常有意义的75岁生日,今天见到了数载未见的学生、60年前的同窗挚友,还有这么多新中国的同龄人们!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也期待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再相聚!”王丽说。
“我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先后成家立业,又赶上放开二孩政策,现在有四个孙子女,平时含饴弄孙,累并快乐着。”王丽笑道,“我那奔百的老母亲,在干休所安享幸福晚年,四世同堂的三十多口之家和祖国人民一起迈进小康社会。”
栾亦武 发展百位党员,为党注入新鲜血液
成寿寺街道四方景园第二社区的居民栾亦武出生于1949年9月27日,75年的时间里,她亲眼见证了祖国的飞速发展——乡村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她还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党注入新鲜血液。
1973年12月9日,栾亦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栾亦武考上了电大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党委全力支持她脱产学习。
“在学校的两年时光里,我不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个成长中的追梦人。我深感这份来之不易的经历是祖国和人民的培养,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去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希望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栾亦武说,“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栾亦武撰写材料,为身边的党员上党课,详细地解读党的政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她还严格把关每一位党员的发展,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经过十年的努力,她发展了一百位党员,为党注入了新鲜血液。
叶平鋆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皆源于国家的发展
同仁园社区的居民叶平鋆出生于1949年7月,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年龄时,他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1968年9月,叶平鋆向组织提交申请,满怀一腔热血,从上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支援。当时生活条件艰苦让叶平鋆记忆犹新:“冬天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夏季则是蚊虫肆虐,住房也简陋破烂。如今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家人也从早年间住的一间十平方米小平房,搬入了楼房,日子越来越好了。”
退休后的叶平鋆,回到街道继续发挥党员余热,现担任同仁园社区基层党支部书记,继续为党的事业作贡献。
每当听到国家在建设发展、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时,叶平鋆心中总会不由欣喜。他说:“我们退休职工按月足额领到退休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教,皆源于国家的发展,想到这些,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油然而生。”
同洪生 用歌声向祖国深情告白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退休教师同洪生为自己是共和国同龄人而感到十分荣幸,1949年5月28日出生的他,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见证了国家的风雨兼程,也见证了国家的辉煌成就。数十年时间里,他坚持用歌声和舞蹈,搭建起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现在,告诉人们无数先辈的奋斗不息与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由于酷爱文艺,退休后的同洪生建了一个演唱歌舞群,一群年龄相仿的人本着对艺术的热爱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聚在一起,用歌声和舞蹈传播正能量,在社区里传颂和谐与理解。他说:“我们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双脚踏上幸福路》《好日子》《绣红旗》《父老乡亲》《退役军人之歌》等歌曲,每一首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每一首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共和国同龄人的一生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爱国与奉献。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随着岁月流逝,共和国同龄人已步入老年,但他们的心中依然燃烧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们会给子孙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让年轻一代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