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宜门外拜郊台”。初到丰台,乘坐从济南到北京的火车,踏上丰台这片土地。那是二十八年前的一个清晨,火车到丰台站,接站的前辈开了一辆大红夏利。那时觉得夏利车真豪华,车穿行飞驰过厚重古朴的丰台老火车站,飞快地到了万寿路,长安街两旁站成岁月的白杨树像极了迎宾的朋友。
丰台,在最初的记忆里,是火车站的名字,古老而厚重。再到丰台,还是从济南到北京的火车,不同的是,接站的换成家人。记得同行的孩子爷爷郑重地介绍,火车站拐到丰台北大地的街道,那是丰台最主要的街道。
丰台、丰台火车站,在20世纪90年代,变成从山东到北京的桥头堡,成为一个家到另一个家温暖的符号。
后来,有一段时间丰台火车站连起围挡,不免有些失落。再后来,丰台火车站建成城南最大的火车站了,心里又燃起了希望。丰台站将要建成的时候,拉着家里的老人到工地转了几圈,这是连起我两个家的地方。
这些年,在丰台的时间已经超过在山东老家的时间,丰台已经成为第二个家。丰台的变化历历在目。先不说丰台科技园的日新月异,单说丽泽金融商务区拔地而起的丽泽SOHO,让那个多年前称为卢沟桥东区全是低矮平房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变成了丰台的璀璨钻石。
卢沟桥的记忆,最初也是孩子爷爷给我们介绍的,他指着卢沟古桥说,那里是“七七事变”的地方。记得一个明月夜,家人带着去卢沟桥,在桥头看过乾隆御笔的“卢沟晓月”,思绪飞到明清时代,又飞到“七七事变”,八百年的卢沟桥见证了太多岁月。
丰台,先不说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丰台站这样的交通枢纽,仅是那莲花池就让丰台人骄傲,荷叶田田、荷花娇艳,每个丰台人提到莲花池,都是满满的自豪。
从六里桥沿京港澳高速西行不到半小时,先路过二七工人大罢工的长辛店,它是红色的摇篮。再往西南,到了一个远离喧嚣的绿色世界——南宫4A级旅游景区,它是国家级卫生镇,一到春夏满眼的绿色,宽敞的迎宾路、长青路,一直延伸到最西边的青龙湖。当下的长青路两侧变成了秋天的童话世界,这条路一直通到拥有6000亩水面的青龙湖。夏天,最让孩子们喜欢的是沙滩浴场,每个丰台孩子似乎都来过青龙湖戏水挖沙。秋天,整个景区则是枫叶荻花秋瑟瑟,青龙湖水碧萧萧。
从青龙湖出来,北行不到十五分钟,到了丰台最西边的羊圈头村。这个村坐落在千灵山脚下。没去过千灵山的小伙伴可能觉得千灵山不足为奇。当您真正融入这座山,会为关闭煤窑恢复山体生态的壮举所震撼,山上没有路,老百姓硬是抬树上山,踩出一条路。这里还有北京最长的索道,千灵山索道。特别是索道快到大金佛那段,非常险峻陡峭,当年建设者们的贡献让人真心敬仰。为了让家乡更好,这座丰台最高的山,壮观秀美之间渗透了太多劳动者的汗水。如今,千灵山已经成为丰台区最美最俊秀的一座崇山。
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从海淀魏公路延伸到丰台魏各庄路,大学的北侧还有人大附中丰台学校,永定河西岸教育新高地也在丰台最西侧开出炫彩的花。
欣闻地铁1号线支线从石景山到园博园与14号线联通,再南下过云岗,通到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一直到青龙湖。丰台的西大门,不久的将来,与市中心越来越近了。
一路走来,走近丰台,打开丰台这扇门。或许,对丰台,您也随我一起,与丰台有了车马的不解之缘。
来源/《卢沟月》 文/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