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海娇,来自南苑街道。
在我们南苑街道辖区北侧,有这么一块地方,它位于南四环沿线、铁路旁边,一排排平房边上参差不齐地盖着一间间小屋,不同规格的小棚子、小架子占满了路,别说车了,几个人并排走都费劲儿。这就是公益庄,铁路用地、木材厂单位用地和槐房村集体土地交错,在行政区划整体调整到南苑街道之前,是出了名的三不管地带,这些后来搭建的屋子和棚子也都是违建,给本地住户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前几年,公益庄被列为区级挂账村,为了给居民一个平安舒适的生活环境,南苑街道启动了违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我也跟着进了居民家门,了解情况,动员大家支持我们,一起动手改善居住环境。
这里的居民都是在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住户们一听要拆违建,马上就急了,全都去找房主了。房主们都到居委会来找我们要说法,“当时我们单位同意我盖的,凭什么是违建?你们凭什么要拆?”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干部站在大家中间说,“上回院里着火,都快燎着房子了,你们搭出来的房屋都给路堵上了,消防车进来都困难,得亏没出什么大事,现在有政策要依法拆除,如果大家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们解决。”
张大爷患有老年痴呆,生活都靠老伴儿照顾。社区党委书记带着拆违工作人员多次入户。刚到门口,张大妈就拉着我们大喊大叫,书记安抚她激动的情绪,“知道您家生活困难,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个月开药得花不少钱,我们看看能不能给您申请经济补偿,给您解决一下。”安抚好情绪之后,工作人员给她讲解了拆违政策。接下来的入户,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最终张大爷家同意让街道帮着拆除了违建。
起初,刘大爷家因祖孙三代六口人在两间房里住不下,就在原有房子外边又搭出来了两间屋子。后来,他儿子申请的公租房下来了,他们小两口带着孩子搬进了楼房,刘大爷夫妻俩还占着公益庄的两间违建房。社区刚开始入户时,他的抵触情绪非常大,他总说:“那么多违建呢,你们老盯着我家干嘛?你去劝别人吧,他们拆我就拆。”社区干部看到了希望,后来再去刘大爷家时就把前院张大爷同意拆违的事儿告诉了他,“张大爷家可比您这儿困难多了,每个月吃喝拉撒开药就靠那么点低保。您这里儿子都上楼房了,您家里就俩人,有两间房还不行?您家多出来的这两间屋子是违法的,您自己心里也明白,到时候大家都拆了,您这儿不也得拆?”“行,大家都拆,那我也拆!”最后刘大爷自己主动把违建的两间房拆除了。
就这样,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街道对拆违裸地进行了绿化,还建起了小广场,为居民健身娱乐提供了场地。
如今这里的道路变宽了,环境整洁了,居民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今年春天草木青翠、桃李芬芳,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居民们见人就夸,“政府真是给咱老百姓办实事儿啊!”“现在的环境真不错,住得可真舒坦!”
社区基层治理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因此我们更要关注居民们的诉求,力争把问题放在家门口解决。在环境提升、老旧平房改造、消防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查漏补缺、凝聚民心,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希望每一位居民都能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共建文明城区,共享文明新风!
(朱海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