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7月6日,首届花卉嘉年华室内软装大赛(以下简称“室内软装大赛”)在位于南三环玉泉营桥东北角的北京花卉嘉年华艺术中心(以下简称“花卉嘉年华”)举行。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等地的70多个顶级花艺团队同台竞技,创作了70余个风格迥异的花店,也为观众带来了70多座清新唯美的“花园”。
展示顶级花艺设计空间 倡导生态环保理念
一处名为“无门关 在当下”的庭院作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不到一米高的围墙两侧全部用干枯的蒲葵叶装点,围墙上方种植了苔藓、菖蒲和蕨根植物,门外两盆荷花悄然开放,一处白色纱帐静立小院一侧,纱帐下方放置了一把古琴。小院里侧温馨的灯光下,主人和好友席地而坐聊天品茗。设计主创王德成告诉记者,这处庭院的设计理念在于让心灵回归自然,以禅意、舒适的方式享受生活,而且打造这样一处庭院的费用比传统家装要低很多。
漫步在这70余处匠心独具的花艺空间里,我们不仅惊叹于设计师团队的奇思妙想,更是让身心得到美的滋养。在嘉年华主办方管理团队的整体设计指导下,每处花艺空间又都能够与周边其他设计作品融合展现,达到“借景”的效果,可谓一步一景、步移景移,让人感觉置身于花卉艺术的殿堂之中。
自然环保理念在本次室内软装大赛中得到充分体现,堪称精妙的花艺设计不在少数,一棵松树的枝头伸入中央镂空的白纸中形成了天然的屏风,铁丝网做成的狮子威风凛凛栖于树下,旧轮胎清理干净放上一盆绿萝挂在墙上自成一景……枯枝落叶乃至废旧家具在这里都成了宝贵的花艺素材。
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会长、花乡花木集团创始人、花卉嘉年华室内软装设计大赛总指挥王茂春表示,花卉嘉年华是草桥花卉产业的再升级,旨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这一平台,70余个顶级花艺设计团队的作品以实景展示的形式呈现给广大群众,将花艺美学与室内软装完美结合,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美学修养,同时满足市民对高品质花卉消费的需求,推动了花卉产业消费升级和业态提升。
推动花卉产业升级 花艺消费更加时尚多元
“花山花海花乡情,买花就到玉泉营”,上世纪90年代,这句广告走进千家万户,让草桥村玉泉营地区成为北京市民买花的首选之地。从种花到卖花,从传统花卉市场到提供花卉消费服务,草桥村不断传承和发展500余年的花卉历史和文化,不断探索和追求将历史、文化、科技、艺术与花卉产业融合发展,与现代生活紧紧呼应,持续推动花卉产业升级。
作为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承办室内软装大赛是花卉嘉年华第一次精彩亮相。花乡花木集团董事长林巧玲说:“花卉嘉年华将成为顶级花艺师的创作中心、精品花店的孵化中心、城市健康生活的体验中心、花卉新零售的倡导中心、京城插花艺术的传播中心。”
花卉嘉年华的消费场景也将更加时尚多元,无人花卉超市首次亮相,消费者选择花卉产品后,通过刷脸支付就能完成消费。多功能活动区以花为媒,通过花艺体验、亲子互动、摄影比赛等活动,向公众免费普及花卉知识、插花文化与绿色生活方式。在消费的同时,市民还可以在水吧、书吧、花园餐厅、公共休息区等尽享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