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和义东里第三社区第二次组织此类活动了。社区书记刘丽阳说,目前社区共有24名党员与新中国同龄,早在十年前,社区就组织过一次新中国同龄人生日会,大家还一起前往天安门拍照合影,今年也会进行新的合影留念。
现场:吃蛋糕、吹葫芦丝庆生
老人们围坐在社区会议室的长桌边,桌上放着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无糖蛋糕。记者了解到,24名新中国同龄人中,有几位老人因事遗憾没能赶到当天的生日会。十几名到场的老人,有同龄的夫妇,有做完手术出院不久的叔叔,也有刚从外地旅游回来的阿姨,他们轮流讲述着生活中的巨变。
王阿姨回忆起上世纪末参与社区工作的情景。1999年,她从企业退休进入社区工作,一干就是十年。“现在社区道路两旁的树,都是那时候栽的。”王阿姨说,社区当年是在稻田里建起来的,她还记得,那会儿到处杂草丛生,一下雨就成了“泥洼子”,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堆在房前屋后。随着一代代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参与到植树、路面硬化和清理垃圾等工作中,社区环境眼看着越来越好了。
2009年不再参与社区工作后,她便与老伴儿一起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卫生检查、治安巡逻、志愿服务,每次社区组织活动他们都会报名参加。老伴儿闲暇时还会帮助居民修楼门、换灯泡。据刘丽阳介绍,目前社区共有5800多人, 70岁左右的老人是社区志愿者的主力军。
生日会现场,大家分享完生日蛋糕,有老人带着葫芦丝吹起了新学的《我爱你,中国》,其余老人纷纷跟着曲调节奏拍手应和。
感叹:老人的晚年生活越来越丰富
刘丽阳回忆,和义街道建立于1998年,在此之前,这里是原北京市化工系统和建材系统的国有企业联建宿舍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欠缺。从2002年起,社区先后完成了自来水接通、管网改造、电力增容、安装接通天然气等一系列民生工程。2012年北京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更是让社区的整体环境和楼房内外焕然一新。作为城市主干路的南苑路2000年通车,陆续开通了十几条公交线路。今年地铁8号线也开通运营。根据新版北京城市总规,和义街道又被划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建设范围内。
“社会福利的提高在老人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刘丽阳说,十年前,这批新中国同龄人刚刚退休,还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样子:在社区遛弯儿、晒太阳,去菜场买便宜菜,每天接送照顾孙子。当时,社区里的太极拳队、跳舞队都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偶尔会有几个老人在树荫底下练一练葫芦丝。
现在,社区文体建设“四面开花”,形成了舞蹈队、太极拳队、葫芦丝班、书画班。“光我们的舞蹈队,就有十多个成品表演,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带专业服装上场。”刘丽阳骄傲地说,社区还聘请了志愿者老师为老人们教学,如今仅葫芦丝队伍就有80多人,很多不识谱的老人通过学习,考级晋升为新老师。
“刚退休时,很难想象生活还能这么丰富。”王阿姨说,这几年她迷上了旅游。生日会前一天,她刚刚从承德结束了为期四天的同学聚会,当时几位老人开着两辆车,来了一趟自驾游。今年上半年,她还跟老伴儿完成了武汉、九江、厦门等地的“打卡”旅行。“赶上了祖国发展的好时候,现在交通也方便,随时都可以欣赏祖国大好河山。”
■回忆:
80岁老人曾连续5年参加国庆庆典
60、70、80,三个数字组成了张阿姨意义非凡的一年。此次生日会,80岁的她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其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第60年,“往年我都不过生日的,但今年我嘱咐孩子要好好给我过一个生日。”
张阿姨曾连续参加1955年至1959年的国庆庆祝活动。当年,张阿姨所在农场是全国典型单位,每年都能获得参与国庆群众游行的机会。
张阿姨说,当年参加群众游行排练,她要从家步行十里地到集合地点,原地休息一会儿后,可以领到两个馒头当作当天的午餐。之后再乘坐敞篷大卡车在建国门外的胡同下车,排队进入群众游行街道。群众游行队伍按照职业分为农民、商业、学生等多个方阵,每个队伍都有代表物,张阿姨在农民方阵,她和乡亲们编出一米多长的大麦穗或者玉米,一路举着经过天安门。
她还记得1959年的国庆庆典中,农民方阵是群众游行队伍中第一个上场的,“看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就不想走了。”张阿姨说,当时她和乡亲们拼命地向主席台摆手问好。
“相当激动。”回想起那几年的经历,张阿姨至今记忆犹新,“一个没上过学的农民,能连续多年参加这样盛大的活动,心里只有荣幸和感激。”张阿姨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当时家里对女孩的要求是“出门能认识公厕,种地能认识工分”。于是,刚读完一年级她就开始做工。此后,她从一个农村小丫头到进入革命队伍,申请入党,担任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她还在金星乡做了13年的党委书记,成为我国首届优秀党务工作者奖章获得者。“唯一的感慨就是老得太快,要是能年轻二十岁,我还可以做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