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丰台·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0年前国庆,我肩扛火箭筒接受检阅”
太平桥街道李新生曾参与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方阵,感叹今日国力强大
▲李新生回忆50年前参与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方阵。
◀李新生(左起第一)参加国庆庆典时的老照片。
  10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位于太平桥街道的家中,70多岁的李新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不时地鼓掌叫好。这位参加过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方阵的亲历者,既被阅兵部队官兵们的飒爽英姿所感染,也为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自豪。

  老海军看阅兵心情很激动

  对于国庆,李新生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50年前,那年他亲身参与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方阵。“那时候电视很少,难得的是后来找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现在不一样了,不仅能通过电视看直播,还能保存影像,老人觉得很幸福。

  今年的国庆盛事还让李新生想起了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他作为社区志愿者在安排的点位上执勤,看着一架架战机从头顶上飞过,作为曾经的海军航空兵的一员,他内心的激动和现在一样无以言表。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今年,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20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

  “这是歼-20、歼-16……”看着电视直播中,168架战机编成12个空中梯队在天空呼啸而过,李新生一边听着解说,一边细数着飞机型号。今年的阅兵式中,中国空军歼击机家族的“三剑客”组成战斗队形亮相天安门,让老人感慨不已。“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空军只有17架飞机。今年的规模可太强大啦!”

  曾扛火箭筒在天安门前接受检阅

  和今年庆典仪式中出现的诸多方阵一样,李新生参加的是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中的首都民兵师方阵。尽管过去了50年,但当年从选拔到参训到正式参加庆典、正步走过天安门的情景,老人依旧历历在目。

  1969年3月,脱下军装的李新生来到北京齿轮厂,当了一名机修工。当年6月,他接到了一项光荣的“任务”:和70多名同事进入首都民兵师方阵,参加新中国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而他的位置也举足轻重,不仅担任一个班的班长,还因为训练突出被安排在第一排右边第一人的位置,承担基准兵的重任。

  “当时每个民兵方阵一横排70人,纵深15排,共计1050人。每天早上,我们乘厂里的大卡车,从双井厂区到工人体育场东南门外的辅助场地,练习齐步走和正步走。”李新生清楚地记得,当时指挥部把各方阵第一排右边第一人召集起来说:“你们这个位置叫基准兵,必须保证每分钟116步,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一步的步幅保证75厘米,不能大也不能小,更不能忽大忽小。正步走过天安门,全方阵都是向右看,但是基准兵要目视正前方,确保走成一条直线。” 

  白天,李新生跟全方阵一起练,夜间他多次被指挥部用北京212吉普车拉到天安门广场,和其他方阵的基准兵一起,从东向西练习走正步、熟悉现场。一天傍晚,大风把自行车顶棚掀翻,压油毡的木条钉子朝上,他没看清一脚踩上去,钉子穿透解放鞋底扎入脚心鲜血直流,为了不耽误训练,他到医院打了抗破伤风针咬牙继续练。

  1969年10月1日,李新生所在的首都民兵师方阵扛着火箭筒正步走过天安门,100多个白天和若干个夜间的艰苦训练,凝聚成8分钟、900多个正步、700多米,“我们用这种特殊方式,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20岁生日。”

  从业30年 见证国产汽车发展

  当年被北京212吉普车拉到天安门广场练习,李新生觉得冥冥之中,这是他和汽车的缘分。

  在北京齿轮厂工作一段时间后,李新生到北大中文系继续深造学习。1973年,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就是现在的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至2005年退休,李新生一直在北汽集团工作,他见证了国产汽车高速发展的30年。

  “我刚到北京汽车行业时,主要产品叫三车两机,连三轮摩托车都是重要产品。而现在,北汽集团的创新研发有目共睹,我们国产汽车也在向新能源和无人驾驶领域进军。”李新生特意找出一组数据对比:1973年他进入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当时的汽车产量是13953辆,总产值是4.4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2018年北汽的汽车产量是240万辆,营业收入是4807.4亿元,实现利润301亿元。

  “45年,这3个汽车行业的重要数据分别实现了172、1092、215倍的增长。作为一名北汽人,我是特别自豪的。从工厂到校园,再走进汽车行业,我有幸见证了历史,也参与了历史,也正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祖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我们的生活欣欣向荣,让我们退休职工能够安享晚年。”李新生说。

  ■对话:

  退休十年 志愿服务社区居民

  记者:退休后,您回到社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新生:退休回到社区,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余热,所以一直积极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不仅做了十年的社区志愿者,也荣幸地成为老党员先锋队的一员。

  记者: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主要从事什么活动?

  李新生:小到美化环境、清理社区小广告,大到参与社区的居民议事厅,针对社区的一些重要事项建言献策、表决意见等。社区工作事无巨细,能够参与其中,发挥一些作用对于我们退休人员来说,都是非常幸福的。

  记者:您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在锻炼身体方面有哪些心得?

  李新生:1963年-1969年间,我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学习,可能是当过海军的缘故,特别喜欢游泳,基本隔天就游一次,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几十年,我觉得对身体健康也特有益,建议老年同志也可以尝试一下。

  马瑾倩 闵丹/文 王嘉宁 杨东 /摄

  (本版内容由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和义街道办事处、太平桥街道办事处联合策划采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深度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光影
   第08版:丰台·社区
“跟新中国同龄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50年前国庆,我肩扛火箭筒接受检阅”
丰台报丰台·社区08“50年前国庆,我肩扛火箭筒接受检阅” 2019-10-11 2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