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不脱政策 摘帽不摘责任
丰台携手林西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北京岳各庄市场蔬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赵智和/摄
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初具规模。 赵智和/摄
  核心阅读

  丰台区卢沟桥乡岳各庄村、郑常庄村投资两亿元的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林西项目,经过近3个月的紧张施工初具规模,近2万平方米的临街建筑主体结构封顶,近3万平方米的交易区和商业配套框架梁等基础工作完成,建成后可以解决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和群众就业难题;北京岳各庄市场在林西县的400亩蔬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丰富了首都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丰台携手林西积极探索将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蔬菜种植基地项目打造成巩固脱贫成效之路,打造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本报讯(记者 赵智和)4月26日,备受瞩目的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实现奠基;7月18日,实现开工建设。10月11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距离奠基不到半年,开工建设不到3个月,记者再次来到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吊车林立,彩旗飘扬,车辆进进出出,工人忙忙碌碌,靠近北边临街的一排建筑拔地而起,与东边的建筑连成一片,南边几个施工区域的框架梁钢筋柱如雨后春笋密密麻麻,岳各庄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规模凸显。

  近2万平方米的临街商业建筑主体结构封顶,近3万平方米的交易区和商业配套框架梁基本完成,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初具规模

  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受到了众多林西人民群众的称赞,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夸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项目,老百姓夸这是真正帮助贫困地区办的好事、实事。蔬菜水果店的姜老板、卖烟叶的张老板、开饭店的陈老板等等,一听说这项目都齐声夸赞。

  走进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施工现场,只见,高大的吊臂直指苍穹,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着手头的工作,一栋栋用绿色安全网笼罩的建筑拔地而起,一片片施工区域的钢筋柱如雨后春笋。经过不到3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初具规模,带给人的是震撼、是振奋,这是丰台、林西两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写照,这是丰台、林西两地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

  “我们7月3日进场,7月18日开工建设,项目整体开工面积达5万平方米,目前,近2万平方米的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近3万平方米的框架梁基本完成。”北京东阳建筑工程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牛殿军说,“这边是4个交易区,那边是4个商业配套,你看框架梁都做完了。”牛殿军是河北定兴人,自从进场施工以来,吃住都在工地,3个多月没回过家,黝黑的脸庞和林西人一个肤色。

  北京东阳建筑工程公司是卢沟桥乡的乡属企业。为了解决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公司还录用了50至60名当地群众。“我就是林西镇北街的,离工地不远,上下班很方便。”60岁的边国忠乐呵呵地说,“我是技术工,一个月挣1万块钱,我和老伴的小日子越过越滋润。”

  “在林西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卢沟桥乡和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因当地气候原因,10月中旬停工,明年春天开工,力争2020年9月至10月完工并投入使用。”卢沟桥乡岳各庄村党总支书记戴鹏飞说,“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集中精力筹措资金,支付工人工资,农民工的工资绝不拖欠。”

  “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从规模、现代化程度、辐射带动等方面,在赤峰应该属于唯一的了,在全自治区没有专门了解过,没听说过有同类型的,至少应该也是前列的。” 丰台挂职干部、林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传力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据估算,项目建成后,每年的交易量将达到3亿公斤,交易金额将达28亿元,有效解决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同时,还会解决当地群众就业、创业难题,进一步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林西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400亩蔬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收获各种绿色蔬菜400多万斤,丰富了首都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岳各庄市场通过土地流转将官地镇新民村400多亩土地,作为北京岳各庄市场蔬菜种植基地。通过这个项目,村民拿着土地租金,在这里上班还有工资,既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和脱贫致富问题,还丰富了首都市民的餐桌。

  北京岳各庄市场蔬菜种植基地就在林西县官地镇新民村村边上,只见紫色的甘蓝、绿油油的萝卜和清润的圆白菜一望无际,三三两两的村民,有的拔萝卜,有的收紫甘蓝,有的肩扛手提正在装车,地头堆放着一袋袋的紫甘蓝,一堆堆大萝卜,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看这萝卜长得像红灯笼似的,个头大又好看,我们算是开眼界了,这些蔬菜别说吃过,我们都没见过。”新民村村民张殿奎手里拎着两个大萝卜笑着说,“没想到祖祖辈辈种庄稼的大田里,还能长些蔬菜,光萝卜就好几种。” 张殿奎在这里工作的时间最长,工资最高,每个月工资将近5000块钱。“老张这几个月从我这里挣走了快3万块钱了吧?” 北京岳各庄市场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张四青指着张殿奎说。张殿奎咧着嘴一脸的憨笑。

  “这几个月下来,我也挣了1万多块钱,还花好几千块钱买了一件裘皮大衣呢。”村民徐麻利开心地说,“在蔬菜种植基地上班,我算是大开眼界,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还跟着卖菜的车去了赤峰,平时都没去过。” 徐麻利今年58岁了,帮着管理菜地,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块钱,挣着土地承包费,种着自己的地还挣着工资。“我挺羡慕这些大萝卜,它们都有机会去北京,我长这么大,也没去过北京,有机会我一定去一趟。” 徐麻利晃着手中的心里美大萝卜说。

  “这里土地肥沃,蔬菜长得旺盛,葱头种了30亩,亩产1万斤;紫甘蓝种了10亩,亩产1万斤;萝卜种了120亩,品种有绿翡翠、大红袍和沙窝萝卜等5种,亩产都在8000至9000斤。”张四青说,“蔬菜丰收了,村民也丰收了,我给他们的工资都发出去了30万元。”

  “蔬菜种植基地让21户贫困户脱贫,300多村民受益,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和致富增收。”官地镇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松杰掰着指头说,“几十个村民在这里上班,最大的都73岁了,身体好的干点重活,年龄大身体差的干点杂活,守家在地上班,收入也不低。希望明年再扩大土地流转规模,让更多村民受益。”

  “下一步,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再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做大做强蔬菜种植基地这个项目,吸引更多的村民回到村里干事创业。”戴鹏飞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丰台·民生
   第06版:丰台·社区
   第08版:丰台·深度
市侨联命名首个“侨之家”社区落户丰台
听取并研究《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向中共北京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清单》
丰台区级领导班子全面开展大走访大调研
丰台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
徐贱云为全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
徐贱云到长辛店镇开展调研督导
丰台携手林西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徐贱云、王力军围绕市民服务热线集中反映问题开展调研督导
丰台报一版要闻01丰台携手林西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10-18 2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