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平桥街道坚持抓好“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的工作理念,狠抓“疏整促”最终端、与百姓最贴近的环节,除新建成的太平桥花园外,还在莲花河西侧、丽湾小区南侧等多处新增绿地3500余平方米,“留白增绿”面积累计6600平方米,让群众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真正享受到家门口的景观。
拆违疏解“瘦身”
早上9点,记者来到太平桥花园,镂空景墙、廊架、花池挡墙、青砖铺装、植物随处可见,营造出城市中安宁的庭院气息,在喧闹的街边为周边居民和过往行人提供一方休闲的空间。
谁曾想,如今绿茵如画的太平桥花园所在位置原是“十八间房”彩钢板房违法建设,位于西站南路和广安路交汇处,主要经营小饭馆、日杂、建材等业态,平时人员流动性大,门前环境脏乱,存在消防、治安、食品安全等诸多隐患,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
自2017年起,太平桥街道展开拆除攻坚行动。联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区综合投资公司、区兴丰房地产开发公司召开调度会,围绕西客站南广场拆迁安置的背景、安置政策等内容进行交流,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实地勘验、宣传发动、多方联动,历时两年,终于啃下硬骨头。今年1月9日,太平桥街道联合城管、食药、公安、工商、交通等综合执法平台专业执法力量,对违法建设进行依法依规拆除,共拆除小门脸房30余间,面积2100余平方米,疏解人口80余人。
“这片门脸房一直是大家的‘心头堵’,如今拆除了,心里真是敞亮。我还期待着家门口能建一处小花园呢。”家住太平桥东里社区1号楼的居民蔡建民道出了周围居民共同的心声。
增绿延绿更宜居
违建拆除后,空地用来干什么?这是周边居民最关心的事,不时有居民跑到居委会打探消息。三环里的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如何才能发挥这块空地服务百姓的最大价值?太平桥街道联合区园林绿化局、太东里社区多次召开协商议事会,广泛听取居民意见,最终决定将违建拆除后空地与门前约1000平方米的便道区域连接起来建一座百姓家门口的惠民公园。
谈及“太平桥花园”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时我们做了3套设计方案,有以莲花池公园为主题的、有以金中都文化为主题的,有以丰台区情为主题的。”太平桥东里社区书记程红说,“后来有位居民提议,应该有个自己的坐标花园,取名太平桥花园,大家不约而同投了赞成票。”
经过三个多月的科学规划和设计,自6月中下旬起开始动工。花园建设采取传统和现代的造林手法巧妙兼容,布局古典大方又不失文化底蕴。“这个地方北邻北京西站,西边有通往外省市及郊区的莲花池长途汽车站,还有电力医院,流动人口较多,南侧居民楼隔着小花园紧邻广安路,车流量大,噪音扰民也较为严重。”太平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克凡说,“在征求居民意见后,我们在花园与居民楼之间又追加资金修建了一面砖灰色围墙,在不影响整体基调设计的情况下还要确保社区安全、安静、舒适。”据介绍,曾经违建门前的便道区域纳入统一规划,拓宽了约1000平方米的活动面积。
历时四个月,共投资170万元建成集绿地、休闲于一体的口袋花园,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休闲舒适的居住环境。昔日的杂乱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展示太平桥街区活力、彰显地域文化的新地标。“这儿的变化是我们百姓真真实实看在眼里的,前几十年的喧嚣杂乱,根本想不到有一天我们老姐妹们能在长廊上散散步、看看花、唠唠嗑,心里甭提有多美了。”正在太平桥花园遛弯儿的袁树春阿姨乐得合不拢嘴。XFTB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