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抗击非典、防控甲流战场上的“铿锵玫瑰”。她是援非抗埃、援塞医学合作舞台上传播中非友谊的“中国花儿”。她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二科护士长吴丹。
把危险留给自己
1月22日,第五医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收治单位。吴丹被任命为确诊患者病区的护士长。
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来不得半点马虎。吴丹主动作为,重新规划科室“三区两线”布局,使病区更符合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要求。
防控就是责任,她第一时间带领护理团队启动新突发传染病收治处置预案,启动负压病房。她独立完成30多名一线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完善自身防护、个性化护理措施和护理规范20多项。
在确诊患者病房,危险就在眼前,吴丹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把危险留给自己、把重担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
吴丹几乎每天都要进入病房,第一个进病房,最后一个出病房。时间一长,队友们觉察出她的“诡异”行动,问及原因,她才说:“我有经验!我多进些,队友们就多一分安全。”
守护患者的健康
在吴丹心中,有一种守望叫患者的健康。她时刻为患者着想,她细心地观察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饮食、睡眠、精神、心理等情况,以便及时开展个性化护理。她说:“我们不仅要让新冠患者远离‘病毒感染’,更要让他们深受‘真情感染’。”
78岁的陈大爷,是确诊病区收治年龄最大的患者。老人身体虚弱,双手连拿勺子都困难。营养跟不上,病情怎么好转?每次开饭,吴丹就会来到老人床旁,拿着勺子一勺一勺地喂他,老人很受感动,“我闺女也不过如此!”
与“新冠”激战20多个日夜,经吴丹护理的10位重症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安全员”与“零感染”
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吴丹身着防护服一工作就是五六个小时。为了多些时间护理病人,为了节约珍贵的防护用品,她在进病房前尽量少吃饭、不喝水。
长时间工作,她的嗓子沙哑了,人也消瘦下来,鼻梁和脸颊也被口罩压出深深的痕迹,甚至破了皮,胶皮手套中的双手被泡起了皱,她却笑着说:“这是抗击疫情中的最美印记。”
为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和患者“零交叉感染”,吴丹一直充当着“安全员”的角色。每次进入病房前,她都要提醒医护人员必须双人检查、对镜自查、护士长核查,确保安全才能进入病房。出病房时,吴丹仔细检查每名医护人员脱防护用品的每一个动作,确保万无一失。据统计,她已安全督导600余人次。
疫情没有结束,战斗还在继续。吴丹带领这支年轻护理团队众志成城奋战在抗疫战场上。
罗国金 洪建国/文 张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