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莲花池公园最年轻的园林工程师,陈宇峰从2月7日开始就一直奋战在太平桥东里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快递员”和“宣传员”。太平桥东里属于老旧小区,24栋楼3000多户,居民6900多人,陈宇峰积极配合属地工作,当起了兼职“守门员”。在每日成百上千人次的检查询问中,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做好查证、测温和登记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陈宇峰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多次在小区快递“无接触”投递、体温测量规范性等问题上建言献策,另一方面积极配合社区开展防控知识宣讲和群众心里安抚工作。近日,太平桥东里社区与下沉工作组所有党员共同成立社区防疫一线临时党支部,他被推选为宣传委员。(王完泉)
■3月8日晚9点,天还下着雨,南苑乡果园村党委书记陈涛又如期来到村口值守点,他手里拿着几把雨伞,下车就问:“便民伞还够不够?值班人员都有伞吧?”随即又检查了当日的值班情况。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开展了四十多天,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村党委班子的“一班之长”,陈涛靠前指挥、严密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工作。每日会商布置完工作后,就奔走在各单位、各检查岗部署落实、督导提醒,询问每一处细节,每天晚上还要坚持“夜查3小时”。陈涛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这都是我应尽的职责。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思想不能有丝毫松懈,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我们所坚守的岗位,保护着果园村辖区老百姓一方平安,容不得一点马虎,不能有一点闪失。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坚持下去,胜利最终属于我们!”(姜健 曾威威)
■王增瑞是区检察院下沉长辛店街道芦井社区的一名年轻干部。在检察院,王增瑞的职务是检察官助理。刚来到社区时,身为“90后”的王增瑞对社区工作还有些不大适应。“在检察院时,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和卷宗打交道,而来到社区一线,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居民沟通。”经过了最初的磨合,王增瑞很快便适应了社区一线防控的工作。守门岗、测体温、查证件、基本信息登记、贴海报、入户宣传……王增瑞在娴熟地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的同时,还主动申请承担了和外籍居民交流的任务。他主动入户,每日用英语通过微信联系外籍居民对其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王增瑞说:“社区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岗位,在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都十分努力,对我也非常关照,我还要继续在社区中锻炼自己,让人沉下来、心沉下来、作风沉下来,将检察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社区岗位发扬光大,站好社区疫情防控的‘铁’岗。”(李海成)
■62岁的金霞是卢沟桥街道民岳家园社区一位退休的老同志。正月初三一大早,社区就收到了她的请战书:“我是社区志愿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社区需要请找我,我时刻准备着!”社区先安排她做楼院民情信息的收集工作,后来她又参加了门岗防疫一线工作。除了值守大门,她还利用社区“老人”人熟优势,积极参与保障独居老人等社区困难群体和返京居家观察人员生活的“邻里守望”行动,成为“跑腿队”的一员。社区好多老人不会网购,他们就把需要买的东西通过语音发给她,她收集整理后和工作人员一起买好东西再送到老人家门口,同时,还定期为密接者和返京居家观察人员送去新鲜的蔬菜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东西放到门外,她隔着门喊一嗓子,听见居民的回音,不等开门我们就走了。尽量减少接触,有利于防控。”与金霞“搭班”的志愿者很满意。“疫情不见面,雷锋依然在。”接受金霞等志愿者服务的居民也如是感慨。(杨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