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高地街道充分发挥单位型街道的优势,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平台,街道工委发出了和地区单位共克时艰的倡议,211厂当天响应,第二天一大早厂里的志愿者就和街道、社区干部一起站岗值守护卫家园。
疫情防控,必须防输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日会商、分析研判,指导社区做好排查、回访、核实工作。做到逐户访,突出三个重点,即:社区内“居家隔离”人员动态监控,做好14天的居家观察工作;对社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实时掌握情况;对社区每户家庭成员情况认真核对,辅助疫情防控和健全大数据。街道内所有社区均实施封闭管理,仅保留13个出入口,实施设卡登记和体温检测,把好社区出入关。将社区人员出入登记信息与入户排查时记录底册核对,对外来人员特别是近期回京人员直接在大门口通过核对身份证等记录信息,现场激活京心互助小程序,确保了数据掌握准确全面。通过线下摸排走访、线上信息登记,运用大数据筛选梳理出了三本台账,即社区全体居民台账、外地返京人员台账、国外返京人员台账。确保了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隔离,做到了对社区人员情况心中有数、疫情应对有备。
万源路生活区是火箭院职工和家属最集中的生活区,由万源东里、万源西里、万源南里、梅源、东营房5个社区组成,管辖居民11000余户,近30000人,是开放的大型生活区,为确保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出入口管理工作,东高地街道统筹规划,将各个社区通往主干道小型路口封闭,将原来的9个出入口封闭6个,保留3个大型出入口。辖区物业单位、社区集中力量和精力对开放出入口进行管控。街道制定门岗值班业务流程,三个门岗按照流程标准操作。卫生服务中心、银行、水电气站等公共服务部门在生活区内部,实施大社区封闭管理,方便了辖区居民进出办理业务。通过做实大社区封闭管理,东高地织密了守候航天“后院”的“防护网”,凝聚起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