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丰台·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丰台区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日活动
◀居民代表在“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横幅上签名。
▲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宣传活动。
  卷首语

  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推行垃圾分类,不仅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更体现市民的文明素质,为了进一步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丰台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和文明单位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5月16日上午,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区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相关成员单位,围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结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实施,集中举办400余场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主题实践日活动,活动吸引了2万余名群众参与。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美丽北京共建共享,让我们积极参与,切实践行,养成垃圾分类、勤俭节约和物尽其用的文明生活习惯。”丰台区“北京榜样”代表刘宝中用一段精彩的演讲,吸引了许多早起晨练的小区居民驻足观看,伴随着居民们的掌声,5月16日上午,丰台区“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日主场活动,在古老的宛平城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城管委主办,团区委、宛平城地区办事处协办。

  垃圾分类文明先行,引领生活新时尚

  活动现场,丰台区“北京榜样”代表刘宝中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代表向广大群众发出了“垃圾分类 文明先行”倡议,区城管委主任纪亚辉现场向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讲解,30余名社区居民代表在垃圾分类文明同行横幅上签字。活动现场,区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还向刘宝中等同志颁发丰台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形象大使证书。

  为了帮助宛平城社区居民更好地熟悉垃圾分类知识,签字仪式后,团区委还组织“小V蜂”志愿者团队现场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宛平城地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宛平城地区在原有投放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居民投放方便、小区美观、便于清理回收等因素,设置垃圾投放点320个。

  同时,动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型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累计4次,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彩页和操作手册近2万份。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居民小区,开展以社区垃圾分类和提升居民文明行为为切入点的宣传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与居民互动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平台,让垃圾分类时尚新风吹遍了宛平古城。

  实践活动上线,文明引导下沉

  不仅是在宛平城社区,16日当天,丰台区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在同一时间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能卖钱的蓝桶桶,已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在卢沟桥街道科兴佳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自己编排的垃圾分类快板书表演,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在东铁匠营街道成仪路社区,街道干部们搭起了“垃圾分类知识临时考点”,红、蓝、灰、绿四色垃圾桶模型一字摆开,向参与考试的居民发放果皮菜叶等垃圾图卡“试题”,要求“考生”把图卡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居民们不时上前积极参与。在太平桥街道精图社区,蓝马甲志愿者正式上岗,参与“桶边打卡一刻钟”垃圾分类文明实践活动,针对每天垃圾投放高峰期在小区垃圾桶旁进行不少于一刻钟的值守,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鲁爱国表示,为帮助辖区居民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文明程度,4月份至今,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动员各文明实践所、站和成员单位,以“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为主题,结合文明创建、社区防疫和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清理宣传活动200余场,累计2万余名群众参与。同时,积极发挥全区1000余名文明引导员文明引导作用,下沉各小区、场站、景点,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引导。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实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类志愿服务平台,加大宣传氛围营造,推进分类工作“常态化”;强化志愿服务引领,促进分类指导“人文化”;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分类认知“浸润化”,真正让垃圾分类的习惯“飞入寻常百姓家”。

  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据悉,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丰台区自4月下旬起,已组织开展12组分类投放站点、1个密闭式清洁站和厨余、其他、可回收物各1辆运输车辆的改造升级试点。全区共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3000余处,设置各类垃圾收集容器1万余处。未来,还将对辖区228余处密闭式清洁站以及600余辆各类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丰台区已成立六个专项组,每天对全区21个街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同时,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悬挂横幅8000余条,张贴海报20余万张,发放宣传折页100余万份,努力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在丰台区落地生根、蔚然成风。

  丰台街道

  5月16日,丰台街道在丰台花园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日活动,现场通过垃圾分类环保市集的方式,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现场讲解、开展垃圾分类游戏有奖互动答题、展示垃圾分类文艺作品,现场倡议大家一起进行垃圾分类,街道职能部门、城管执法队和市场监管所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现场签名等多种形式号召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知识用这种‘市集’形式很有趣味性,工作人员现场和我们互动,大家一起参与,学得更快了。”正在参加现场活动的北大街北里社区居民赵俊琴说道。活动现场,来自丰台花园、瑞丰、丰台邮政、天和瑞泰以及社区的志愿者分别设置了“认识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大作战”“厨余垃圾也是宝”“加入分类志愿者”等七个环保摊位,形式多样。

  接下来,丰台街道将结合辖区特点,持续宣传发动,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同时发挥示范带动,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小区的实际特点发展多种分类模式,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普及。以12345和市区检查为抓手,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查缺补漏,立行立改,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

  和义街道

  5月16日,伴随着丰台区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日活动,和义街道组织开展“‘和’我‘义’起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所辖9个社区积极响应,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开展宣传动员,掀起和义地区垃圾分类宣传热潮。 

  据悉,活动日当天,各社区积极发挥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优势,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志愿带头作用,与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单位、志愿者约300人一同参与,为垃圾分类宣传注入力量。

  据统计,此次新时代文明实践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共招募志愿者200多名,发动物业企业、在职党员、志愿者、居民等1500余人参与,通过集中式宣传,带动辖区居民自觉加入到垃圾分类行动中,营造地区垃圾分类浓厚氛围。

  马家堡街道

  5月16日上午,马家堡街道组织各社区、楼宇开展了“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日活动,主场活动在城南嘉园社区拉开帷幕。

  相比传统的横幅、展板、海报、易拉宝、折页宣传模式,开场别具一格的趣味问答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现场居民时而与风趣十足的洪帮主“擒拿”有毒垃圾,时而诗意盎然地与苏东坡品味“羽扇纶巾”,时而变身蜘蛛侠上演科幻大片,时而又如特种兵磨炼硬功,争相辨别主持人抛出的一个个与垃圾分类相关的问题。

  此外,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以及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利用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让广大居民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生活常识,认识到绿色环保已成为幸福生活常态化,提高分类认知“浸润化”,让垃圾分类的习惯“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促进了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的步伐,努力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在马家堡落地生根。

  大红门街道

  5月16日,大红门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举办活动,通过现场知识讲解、志愿者招募、垃圾分类知识问答、榜样人物宣讲倡议等方式吸引辖区居民广泛参与、准确投放,进一步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当天,西马场南里社区在海上海花园小区休闲广场开展了活动,市派下沉干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百余人参加,活动在全体参与者共同发出的倡议中拉开序幕,“人人做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人人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人人做垃圾分类的监督者,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美丽北京共建共享,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一字一句都是志愿者们许下的承诺,更是向广大居民发出的倡议。

  此外,在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的同时,街道文明办也号召大红门中队公共文明引导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共48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参加了石榴园南里第二社区、怡然家园社区和西马金润社区的活动。引导员们向市民发放宣传手册,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居民们纷纷对引导员耐心、细致的讲解表示感谢。

  长辛店街道

  5月16日上午,长辛店街道在东山坡社区卢西嘉园广场开展了“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日活动。主题实践日活动包括垃圾分类快板歌、接龙签名、亲子环保涂鸦、垃圾分类有奖问答、垃圾分类大转盘、节能减排我来出招等。活动中,家长带着孩子们用彩笔创意作画,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绘出心中的“绿色环保蓝图”。 同时,朱南社区在四里小花园开展了主题实践日活动。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进行现场答题互动。玉皇庄社区在健身园内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单、讲解环保知识,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养成人人环保的良好习惯起到了助力作用。此外,街道其他社区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主题实践日活动,居民共同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充分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将环保理念带进家庭中。下一步,街道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氛围营造,让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在辖区内落地生根。

  太平桥街道

  5月16日为丰台区“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日,太平桥街道组织16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开展垃圾分类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桶边打卡一刻钟”文明实践、趣味知识答题、垃圾投放现场指导等方式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准确投放,掀起垃圾分类学习热潮。

  “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那么茶叶渣属于什么垃圾?”“废弃含汞荧光灯管属于什么类型的垃圾?”……太中里小区广场内一片欢腾,原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组织居民开展有奖竞答。居民朋友们驻足观看、踊跃回答,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学得有趣、讨论得热烈、回答得准确。同时,“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微信群内也十分活跃,叔叔阿姨们集中听题、抢答,学得不亦乐乎,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垃圾分类的知识。另外,精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离退休老干部开展“桶边打卡一刻钟”文明实践活动。太西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在职党员、文明引导员、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倡议书、宣传折页、环保袋,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悬挂宣传横幅32条,发放倡议书3000余份、帆布宣传袋6400个、垃圾分类家用垃圾袋20万个。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志愿者群、业主群等线上平台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实现了分类知识随时学、分类行为主动做、分类习惯在养成。72岁的张爷爷说:“面对垃圾分类,大家都在学习,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人们都会慢慢养成这一良好习惯,让我们的社区也更加环保、更加文明。”

  东铁匠营街道

  5月16日上午,东铁匠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同步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形成政府引领、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引导辖区居民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这个“关键小事”。

  在政馨园三区活动现场的“分类比拼”环节,参与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把手中的考题投入正确的桶内才能拿到奖品。十几名“红领巾”胸有成竹:“别看我们是小学生,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可不少!”一位小选手把印有果皮、剩菜、旧衣服的答题纸,分别放进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桶内,最后一题是体温计,他稍作思考,投入了有害垃圾桶内。“全对!”垃圾分类指导员竖起了大拇指。政馨家园社区书记宋春来介绍,目前社区已经组织了十余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每次都有中小学生参加,希望他们在实践课堂中学习分类知识,成为带领家人朋友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先锋队员”。

  东铁匠营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号召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人大代表投身到活动中来,发动各社区党委推选“垃圾分类”模范实践者开展志愿服务。宋庄路第二社区37名在职党员参加“家园增绿”行动,捡拾垃圾、铺种绿地,成为美化小区环境的“先头部队”。东铁匠营文明引导员中队十名“柠檬黄”队员到现场增援,引导居民按照一米线排队,进行规范分类引导。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应从点滴做起,向长远谋划。东铁匠营街道将组织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定“周常态”宣传计划,将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内化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南苑街道

  5月14日上午,南苑街道组织开展了“垃圾分一分 南苑美十分”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吸引了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踊跃参与。“我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政府部门带头,组织辖区居民全面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用各种小活动、小游戏使辖区居民具体了解垃圾分类,提高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垃圾分类工作。”南苑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力峰介绍。

  活动现场,一个“岗亭式”垃圾分类小绿屋格外显眼,上面写有“垃圾分类 我们一起来”9个大字,色彩鲜艳、可爱有趣的卡通手绘“外衣”,成为了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学习垃圾分类小常识的“网红打卡点”。小绿屋里装的满满“干货”,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集科普教育、分类展示、体验互动为一体,“画”说垃圾分类、短视频带你看到垃圾分类“全流程”、“零距离”观看智能家庭生活垃圾处理机演示。

  据了解,南苑街道“垃圾分一分 南苑美十分”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贯穿全年,12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会陆续举办垃圾分类“云课堂”、垃圾分类交换大集、“垃圾可变宝 分类更环保”创意大赛等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有实践、有教育意义的垃圾分类科普活动,积极为辖区居民搭建“花式”学习垃圾分类的平台,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垃圾分类新时尚。

  卢沟桥街道

  5月16日,一部“大片”在卢沟桥街道上演,42个“取景地”,2700多名“大咖”,涵盖解谜、竞赛、歌舞、科普等多种元素,主题是当前最时尚的垃圾分类。当天,卢沟桥街道42个社区同步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日活动。

  街道在美域家园社区、珠江紫台社区和保利益丰社区分别设立西、中、东3个主会场,在街道其余社区均设立分会场,2700余名居民参加活动,街道全体干部也参加活动。

  现场参加活动的7岁小朋友韩昕湉是美域家园社区垃圾分类“小青柠”团队的一员,她说:“通过观看视频和宣传材料,我懂得了很多垃圾分类的小常识,比如说香蕉皮要投放到厨余垃圾桶里,玻璃瓶要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小时候的旧衣服、毛绒玩具等等通过垃圾分类都可以变废为宝。为了美丽的蓝天、绿色的大地,让我们一起坚持垃圾分类。”

  王佐镇

  新版垃圾分类的实施,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疫情让镇域百姓不仅重视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时,对环境卫生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王佐镇各社区村、各相关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一手抓垃圾分类,全力做好实施,以点带面推进垃圾分类。

  山语城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开展了以“文明有我健康行,垃圾分类我先行”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倡导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将垃圾分类与科学防疫知识宣传相结合,提醒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减少垃圾产生,让大家更加全面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承担垃圾分类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雅苑社区为往来的居民发放垃圾分类一封信和垃圾分类说明指导材料,并结合实际给居民讲解垃圾的四大分类,如何利用小游戏、小口诀辨别家中常见的垃圾,正确地放进垃圾桶。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要特别注意废弃口罩、消毒瓶和快递包装等物品的处置方法。并对有疑问的居民给予耐心指导。

  另外,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各物业公司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集中深入学习垃圾分类的各类知识,增加知识存储,强化工作技能,以点带面,更好地将文明生活理念带入社区,影响更多居民开始“分类”生活。

  长辛店镇

  连日来,长辛店镇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和推行垃圾分类,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共同建设文明有序、环境整洁、卫生干净的长辛店镇。

  5月16日上午,长辛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辖区内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开展了以“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为主题的实践日活动,在辖区内小区门口、主要路口等重点地区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材料,开展互动小游戏等方式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增强大家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促进大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共同保护环境,使垃圾分类工作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下一步,长辛店镇将继续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实践行动中,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长辛店镇“新时尚”。

  花乡

  “我们家里平时常备一个小盆,专门盛放土豆皮、菜叶子等厨余垃圾,出门遛弯儿时就顺手倒了,既方便又干净。”在草桥欣园社区,“环保达人”杨华升正在向居民们介绍自己的垃圾分类小妙招。5月16日,花乡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日活动,通过宣讲培训、现场指导、有奖问答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推动垃圾分类蔚然成风。

  活动中,不少社区村将垃圾桶“搬”到了现场,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寓教于乐,帮助大家“学会分”、“分得准”。在白盆窑天兴家园社区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中,参赛的志愿者们仔细打量手中的垃圾贴画,将它们分类贴到不同种类的“垃圾桶”上,再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纠正、指导。志愿者们还在“垃圾分类 文明先行”倡议书上签名,承诺从自身做起,将垃圾分类理念传递给更多居民。樊家村、榆树庄村也组织工作人员来到垃圾桶前,进行现场分类与投放演示。

  此外,天伦锦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身着印有四种垃圾分类图案的T恤,变身垃圾分类“流动宣传员”,并现场展示用废旧垃圾制作的小工艺品。羊坊村、刘孟家园社区等开展入户宣传,向居民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具体做法与小区垃圾桶设置状况等。纪家庙社区、三乐花园社区等开展垃圾分类线上有奖答题,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趣味普及分类知识。

  云岗街道

  5月16日,云岗街道组织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集中举办垃圾分类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现场有奖抢答竞答、主题墙签名承诺、垃圾分类志愿者招募、榜样人物宣讲倡议等方式吸引辖区居民广泛参与、准确投放,进一步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南二社区打造楼院主题宣传阵地,在小区出入口桶站处设置“垃圾分类我先行 文明家园共治理”文化墙,通过榜样人物倡议、现场示范教学、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引导居民进行分类投放、共促文明新风;镇岗南里社区组织发动曲艺队现场表演快板节目《垃圾分类好处多》,并通过互动游戏、现场竞答吸引居民参与活动;南一社区精选主题实践宣传园地,设置签名墙、发放一封信,引导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此外,在其他各文明实践站活动现场,在职党员、下沉干部、社区居民、文明引导员、物业公司、共建单位等参与活动、共同宣传,解锁垃圾分类新技能、引领健康文明新时尚。

  物管齐抓 垃圾分类一起来

  生活垃圾分类要进单位、进小区、进校园,也要进机关、进部队、进大院,实现全社会面、全领域内落实《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近日,丰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第八休养所与北京市盛兴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现场签约,盛兴物业于5月1日正式入驻第八休养所,为退休老干部提供公共设施维护、小区保洁绿化等物业服务,这也是丰台区首个军休自管小区引入社会物业企业。

  “休养所引入物业我们很支持,尤其是疫情期间,需要大量人手对小区进行防控和消毒,物业入驻可以解决不少社区问题。”8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张宪法说,“我们的工资里有物业费这一项,我们也支持国家政策,希望日后物业人员可以提供满意的服务。”

  据了解,丰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第八休养所早在2019年5月即配合属地丰台街道办事处,率先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经过线下入户、线上扩展等宣传方式,院内133户住户、常住人口245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今年5月1日以来,第八休养所积极探索,依托物业落实主体责任,创新推出积分激励措施,建立“绿色宣传站”,设立厨余垃圾“小绿桶”,借助“互联网+”设置“绿桶站”,邀请资源回收专业宣传员,推介垃圾分类知识,得到广大军休干部和居民的支持和认可。

  丰台园林“三管齐下”落实垃圾分类

  5月16日,区园林绿化局局属6家公园与属地街道、社区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主题实践日活动,协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组织垃圾分类志愿者现场讲解,开展垃圾分类游戏有奖互动答题、展示垃圾分类文艺作品,现场倡议大家一起进行垃圾分类,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组织现场签名等多种形式号召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自新修订的《北京市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区园林绿化局按照党组牵头、全员参与、制度先行、责任托底的工作模式,实现垃圾分类从个人、家庭、单位到社会面全覆盖,“三管齐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区园林绿化局机关和局属11个基层单位共658名干部职工签订了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在保证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北京市垃圾管理条例》,带头开展垃圾分类的前提下,确保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单位家庭做起。

  据了解,全区所辖开放林绿地内所产生的植物垃圾,按照“三不”原则,不出园、不出工地、不出绿地,就地粉碎消纳、循环利用。

  (本版内容由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丰台报》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丰台·深度
   第05版:丰台·深度
   第06版:丰台·深度
   第08版:文娱·副刊
丰台区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日活动
丰台报丰台·深度06丰台区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日活动 2020-05-22 2 2020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