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驾车外出 -
如何防止车辆自燃
车内不放危险品
香水、打火机等日常看来就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在夏季时更应该远离车辆。
避免长时间驾驶
建议增加休息次数,以来缓解驾驶员的疲劳感,这样也能让车辆得到“喘息的机会”,降降温。
勤检查勤保养
按时给爱车进行保养和检查,是避免危险的最好办法。
避免不合理线路改装
如果不是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避免对于线路方面的改装,即便对此确实有需求,也应当选择正规店产品并且到有资质的改装店进行改装工作,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停在阴凉处
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车辆停放在车库或是阴凉处,并且不要直晒太阳或采用遮阳帘等降温小物件。
停车最好停在干净(没有易燃物)的地面上
如果在夏季正常行驶后将车停到了有干草、油漆或其他易燃物的路面上时,高温的排气管可能就会将这些易燃物引燃。
- 自驾车外出 -
不要在车内放这些物品
打火机
普通打火机主要成分是液态丁烷,易燃易爆。高浓度的丁烷,在常温下,20摄氏度就会爆炸。打火机环境温度一旦超过55摄氏度,体积就会膨胀。室外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车辆经过暴晒后,车内温度会高达六七十摄氏度。打火机充气罐及打火机油也是严禁放在车内的,道理同打火机一样。
香水瓶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在高温的车内容易导致香水爆炸,而不少车载香水都采用玻璃瓶体,如果恰巧瓶体类似凸透镜的造型,产生的聚集光如果点燃香水,那就很容易发生爆炸。如果非得要用香水的话,建议使用固态香水,固态香水一般不会放在玻璃瓶里,因此不会因为高温而爆炸。
充电宝
车内温度高时,移动电源长时间放置在高温环境里,会发生鼓包甚至爆炸起火的危险。对于一些电子产品来说,如手机、相机等,这类物品均由精密的电路板和其他零部件构成,长时间暴晒,虽说爆炸的可能性甚小,但却容易让这些电子产品损坏。
碳酸饮料
夏天,由于温度较高,很多人喜欢饮用碳酸饮料,由于碳酸饮料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如果把碳酸饮料放在车内,由于车内温度较高,容易导致液体发生热胀冷缩,再加上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发生颠簸、摇晃,这样很容易导致瓶子出现鼓胀现象,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爆炸现象的发生。
放大镜、老花镜等凸面镜
在夏天,最好不要把老花镜、放大镜放在车内,因为老花镜、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有聚光作用,如果长时间把老花镜、放大镜放在车内,会由于局部温度的增高而烤坏车内的饰品,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车内物件出现自燃现象。
各类罐装喷雾剂
比如发胶、剃须泡沫、杀虫剂等罐装喷雾剂,之所以能将罐内的液体喷出,就是因为罐内的压力非常大,同时灌装喷雾内的物品本身也都是易燃品。如果在车内被暴晒,其威力并不小于一次性打火机。
CD碟片
CD光盘是由光学塑料“聚碳酸酯”外加一层铝薄膜制作而成的,然后在铝膜上再刷一层保护漆。聚碳酸酯中含有大量双酚A和苯,在车内温度高达60℃以上时很容易会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不要在车里放太多的碟片,最好准备个CD包,或者干脆用U盘代替CD更好。
塑料玩偶
大多塑料玩具都采用PVC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这种材质的优点是可塑性强、价格便宜,缺点为不耐热,最高只能承受81℃,遇到高温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 电动车外出 -
注意电动车消防安全
■消费者应购买有生产许可证厂家生产的合格电动车,不应私自组装、改装电动车。电动车出现故障时,要选择专业维修人员,不要擅自拆卸维修。
■尽量避免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止电机进水、短路起火。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电动车,及时更换老化电气线路和电瓶。经常检查电动车的电路插接点,防止接触不牢引起接触点打火、发热,避免线路老化造成短路引起火灾。
■电动车不应在建筑物内(居民住宅的居室除外)停放、充电,不应在居民住宅的居室内停放、充电。
■不应在室内为电动车或其蓄电池充电,不应从室内拉“飞线”充电,不应将带有蓄电池的电动车停放在建筑内;不应使用不匹配或质量不合格的充电器为电动车或其蓄电池充电。
■电气线路不应乱接乱拉,不应使用麻花线、铰接方式连接或将不同型号、规格的电线连接。
■电动车应安全规范充电,充电时应远离可燃杂物,并将充电器放置在比较容易散热的地方,充电时间不要过长。充电时应有人看护。
■物业管理单位应在室外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区域,加装集中充电装置,应在禁停区域醒目位置张贴电动自行车禁停标识,对占用禁停区域私停乱放、私搭乱接电线等违规情况开展检查巡查,及时劝阻、制止违规停放、充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