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丰台·战“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兰园平房区“乘风破浪的哥哥们”
顶着烈日站岗值守的敬志伟(左一)。
  距新发地批发市场仅一路之隔的黄土岗村宜兰园平房区,是本次突发疫情的前沿战场之一。该区域住户以外地来京务工者为主,与楼房区相比,这里的基础设施薄弱,疫情防控任务可谓艰巨异常。疫情骤袭,平房区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因去过新发地,多半都在接受隔离观察。情况万分紧急,而人手又捉襟见肘,由黄土岗村主任张浩、商业街负责人全荆、联防队负责人敬志伟、下沉干部吴伯炜组成的四人小分队,撑起了疫情防控大梁,成为守护居民生命健康的中流砥柱,被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为“乘风破浪的哥哥们”。

  “张飞绣花”绣出了抗疫“锦图”

  平房区居民流动性大,及时摸清辖区租户底数、建立准确的人员台账存在很大难度。敬志伟主动担起这个“细活”。“我这家大业大的,不找我找谁?”这是敬志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敬志伟所说的“家”是由保安、联防队员及外管员组成的26人团队。由于不懂电脑,敬志伟就带着保安秉承“不漏一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通过挨家走、挨户问的方式,摸清了每家每户的准确情况,建立了一份最朴素的居民手工台账。手工台账出来后,吴伯炜连夜将这份手工台账整理成电子台账。就这样,平房区台账经历了从模糊到精确,从手工台账到电子台账的转换。谈到这些经历,这些朴素的哥哥们说“真是逼着张飞绣花啊”,一针一线绣出了抗疫“锦图”。

  为居民连夜“淘粪”的党员

  宜兰园平房区卫生条件有限,唯一的公厕还是旱厕。由于封闭突然,此时的旱厕还没来得及清理,已经堆满粪便。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环境安全卫生,全荆戴上简单的口罩和手套,二话不说就冲进去当起了“淘粪工”,忍着恶臭将粪便清运出来,及时完成了清理和消杀任务。“工作有什么该干不该干的,我是党员,这就是我应该干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全荆语气平和地说道,“没什么好感动的,赶上什么事就干什么事,要保障平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啊。”

  骑着三轮车送菜上门的村主任

  环境消毒只是第一步,保障居民居家期间日常饮食和生活物资供应则是更大的挑战。村主任张浩迅速联系各大超市,寻找成熟配货点,打通供应链,保证价廉质优的蔬菜水果能及时送到居民家中。“三轮车是我们最喜欢的交通工具,不仅能拉人,还能载货,特别适合给居民送菜上门。”平房区一带道路狭窄、胡同繁多,三轮车就成了这里的通行“神器”。就这样,张浩每天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居民把生活物资送到家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乘风破浪的哥哥们”不畏艰辛、逆向而行,确保了平房区无确诊病例,取得了居民高度认可的战绩。

  (区委组织部供稿 司雨/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第05版:丰台·公益
   第06版:丰台·战“疫”
   第07版:丰台·公益
   第08版:丰台·深度
编者按
宜兰园三区的战“疫”群英谱
宜兰园平房区“乘风破浪的哥哥们”
宜兰园二区一线最美战“疫”故事
天骄俊园社区抗疫的暖心画面
“拼命三娘”的战“疫”突围
来自燕保·银地家园守护人的真情告白
丰台报丰台·战“疫”06宜兰园平房区“乘风破浪的哥哥们” 2020-07-31 2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