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6年。6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众多项目的落地,三地媒体人分别做了大量报道,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日渐深入人心。
然而,纵观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舆论报道,在重点项目和重大主题的报道中,三地媒体纵然同题报道众多,但媒体协同合作报道的案例较少。整体上看,更多的是媒体间各自为政、利用各自优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进行耕耘。在同题竞争中,北京媒体更多发挥平台实力雄厚的优势,河北媒体更多发挥人力资源众多、线索更加丰富的优势。
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让三地媒体协同作战,让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实现1+1+1>3?既是为了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也是横亘在三地媒体面前,打赢舆论主动仗迫切需要破解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京保两地,如何在媒体互动中,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更加深入人心?如何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舆论格局步调趋同,影响翻倍?如何在沟通、对接、交流中互相学习,探索京津冀媒体协同创新报道新机制和新形式?
保定日报社与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强强联合,以东西部协作扶贫为主题,以北京丰台区在保定市涞源县挂职干部为主要对象,以帮扶成果为主要事迹材料,进行了深入协同报道,效果显著,在两地引起广泛关注。
媒体融合创新,沟通协作确定报道主题和对象,建立协同策划和对接形式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脱贫攻坚可谓是国家级重大主题。
为此,在主题策划选择上,保定日报社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以东西部协作扶贫为主题,以在涞源扶贫的丰台区扶贫干部为主要报道对象,以对口帮扶涞源县的成果为主要报道事迹材料。
为方便双方沟通,保定日报社建立“京保联动涞源采访群”,将双方主要参与人员拉进群,方便进一步沟通,同时方便照片、文字、视频等新闻素材共享。双方协同策划主题后,将这一主题在群内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细化,为协同采访和协同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在重大主题目标一致后,双方经过多次沟通,确定了详细的报道方案。该方案从主题确定、人员构成、路线选择、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具体接待等各方面,做了非常细致的安排。随着方案上报到保定市委、市政府,很快引起保定市主要领导的重视,并发函到涞源县委、县政府作出专门安排,得到了大力支持。
随着方案确定,双方开始组织精兵强将。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丰台报》执行总编辑赵智和带队,由一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像记者、一名主持人、一名司机共5人组成的融媒体小队,涵盖报端、电视台、网站等多个平台。保定日报社同样尽锐出战,组成以总编辑李会斌为首,由保定日报一名编委,日报晚报两位主任、两位骨干记者,一名摄影记者组成的精锐队伍,涵盖了报端、网站、短视频、微信等平台。
2020年10月20日至21日,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与保定日报社联合采访组一行13人走进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携手开展集中采访报道活动,全媒体、多角度讲述涞源脱贫攻坚故事。
对此,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乔晓鹏说:“两地媒体首次牵手,聚焦脱贫攻坚一线,全媒体、全方位讲述决胜全面小康的故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媒体融合的创新。在下一步工作中,希望两地媒体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推动媒体融合再上新台阶,为促进两地协同发展加油助力。”
践行“四力”锻炼队伍,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并肩作战,建立协同合作采访模式
好的采访是新闻报道作品成功的基础,同样,好的协作采访也是京保两地媒体协作成功、推出众多新闻作品的关键。
活动期间,两地联合采访组深入白石山扶贫产业园、斗军湾村等脱贫攻坚帮扶一线,对绿山谷芽苗菜、驷乾新能源、桃木疙瘩柴鸡蛋、宝迪养猪、玖兴牧业屠宰场等扶贫重点产业项目及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项目进行采访。
在不断深入采访中,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大环境下,丰涞两地不断深化帮扶协作,探索和创新了“两区同建、三金扶贫”扶贫模式、“党建促援建”扶贫模式、“产供销全链条”消费扶贫模式、“5+”产业扶贫模式、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模式。这些都给采访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中,联合采访组还与丰台区在涞源县挂职干部和技术人员开展座谈会,了解他们倾心、倾情、倾力、倾智扶贫的事迹,并到贫困户家中实地了解脱贫成果,用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事例、翔实的数据深入报道两地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方法举措和亮点成效。
不断践行“四力”的同时,在这次扶贫协作主题报道中,双方领导不断探讨彼此成功的经验,互相取经采长补短,让双方采访始终处于一个愉快的过程中。同时,双方采编人员也在不断交流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新闻作品。在新闻配图、文字采写、视频采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合作。采访过程中,双方都留下了大量图片和视频,加深了双方友谊。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利用摄像和主持人的优势,在视频方面发力,在新闻时效上让保定日报社一行受益匪浅。同样,保定日报社记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细致深入的采访能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让丰台区融媒体中心印象深刻。
可以说,双方媒体在协同采访中,既践行了“四力”,又锻炼了彼此的队伍,在深度协同采访模式上做了深入的探索,收获良多。
“收获满满,感触颇多。”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丰台报》执行总编辑赵智和说,“看到宽敞明亮的民宅,看到百姓家中的陈设,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能感觉到涞源老区人民是脱真贫、真脱贫,正在过着幸福生活。这正是丰台区与涞源县结对帮扶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些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辛勤付出,更是涞源老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此次联合采访,是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与保定日报社的有益尝试,也是媒体融合的创新。”
传播效果倍增,共享报道成果扩大传播地域、提高传播能力,探索建立协同作品共享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必须按照规律办事。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此次联合采访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梳理总结丰台区自2016年与涞源县确立帮扶关系后的结对帮扶成果、脱贫不返贫长效机制以及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多角度、多维度展示新时代老区人民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发展、新举措、新气象,以及广大帮扶干部用心用情用功打好脱贫攻坚最后一战,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
在此次京保两地媒体协同采访中,如何实现上述宣传效果?甚至让传播效果倍增,实现1+1>2,便成了两地媒体的新考量。
为此,在经过协商之后,双方约定采用新闻素材资料共享、新闻作品互相署名、开通专栏互相投稿、成品稿件传播共享、传播平台资源互通等方式,实现传播效果的倍增。
以10月26日保定日报社记者邸志永、刘寒凝所写稿件《助力冬奥,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即将完工》为例。稿件在保定日报发表后,当天在保定日报微信、保定晚报微信、掌握保定APP、全保定网、保定日报今日头条号等多平台转发,并引起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凤凰网、澎湃新闻、一点资讯等众多网站和平台转发。同时,稿件第一时间传到“京保联动涞源采访群”,随后,丰台融媒体中心立即在10月26日晚的北京日报客户端上转发,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除了内容上的联动,双方还在栏目设置上不断协商,在协同报道中同频共振,实现较好传播效果。
“扶贫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责任、一种爱的传递。考虑到疫情和所在岗位因素,如果可以我想延长我的挂职时间。”在与丰台区在涞源县挂职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座谈会上,廖青龙老师的发言让采访团成员深受感动。
中央要求、涞源需求、丰台所能,人才支援、教育培训、产业就业、硬件提升、扩大开放——涞源的脱贫路上,那山、那水、那家……所有变化都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和汗水,留下了丰台区挂职干部和涞源人民并肩奋斗的身影。
如何记录这些可爱可敬的身影,丰台融媒体中心和保定日报社在协同采访后,均作出了专栏设置。
《丰台报》在《深度》栏目中,专门推出了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与保定日报社《探访发展足迹 讲好脱贫故事》专栏,推出了《党建引领,斗军湾旧貌换新颜》《她为涞源老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青年教师队伍》《要当涞源荣誉县民的挂职干部》《他帮助涞源县冰雪体校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等一系列双方协同采访的稿件,并在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刊发。
为了实现这批稿件传播效果本地化和扩大化,实现传播效果倍增,《保定日报》专门开设了专栏《京保扶贫协作——北京人在保定》,陆续推出了北京丰台在保定扶贫同志系列报道,并在掌握保定APP、保定日报微信、保定晚报微信、全保定网、保定日报今日头条号转发,实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两天密集高强度采访,让京保协作报道组13人收获颇丰,并产生了大量新闻作品。
根据初步统计,短短两天时间内,12人的采访小组收获满满。保定日报社先后采访发布了《媒体携手共走小康路 协作服务脱贫攻坚——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保定日报社联合采访组走进涞源县》《探访发展足迹 讲好脱贫故事——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与保定日报社联合赴涞源采访活动侧记》《助力2022年冬奥会,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即将完工》《“我要当涞源荣誉县民”——记北京市丰台区挂职干部杜伟光》《涞源冰雪运动领路人——记北京市丰台区支教教师廖青龙》《“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记北京市丰台区扶贫技术人才肖彦清》《党旗下的斗军湾》《助力冬奥,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竣工》等一系列10多篇的稿件,均在保定日报头版发布。同时,在《保定晚报》、保定日报微信、保定晚报微信、掌握保定APP、全保定网、保定晚报抖音等多平台转发,密集报道引起地方广泛关注和持续好评。
同样,丰台融媒体先后刊登稿件17篇。从10月23日2版头条刊登《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保定日报社联合采访组行走脱贫攻坚一线》开始,10月30日1版刊登《探访发展足迹 讲好脱贫故事——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与保定日报社联合赴涞源采访活动侧记》,并在《丰台报》第6版至7版连版刊登《打造“产供销全链条”消费扶贫模式 助推丰涞扶贫协作工作上台阶》《政府给我盖的“暖心房”比我结婚时住的还好》《涞源县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5000人 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助力冬奥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即将完工》《涞源县“5+”产业 扶贫模式》《养猪扶贫产业成功帮助贫困户增加收益》《“三金一定单”模式助力脱贫增收》《玖兴项目让涞源县43866人脱贫增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白石山脱贫产业园》《“桃木疙瘩”助力涞源脱贫攻坚》。此后,11月6日5版、11月20日7版,继续以“探访发展足迹 讲好脱贫故事”为主题进行整版报道,一直持续到11月27日2版刊登《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一期项目竣工》。
同时,在“学习强国”北京平台、“首都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丰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丰台融媒体中心发布相关新闻18篇。其中北京日报客户端发布的《“桃木疙瘩”助力涞源脱贫攻坚》《要当涞源荣誉县民的挂职干部》《玖兴项目让涞源县43866人脱贫增收》等9篇稿件阅读量可观。
京保媒体协作采访,形成的巨大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也让涞源县委、县政府非常满意,并向两家媒体表示感谢。“京保合力攻坚,两地媒体协作助力,这对于我们挂职干部,对于涞源干部群众,都是鼓劲和激励。”跟随联合采访组同行的涞源县委常委、副县长胡昊这样评价。
对于此次京保媒体协作探索媒体融合方式的采访,保定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会斌深有感触:“此次两地媒体联合采访是通过媒体协作发挥聚合效应,全媒体、多角度讲述涞源脱贫攻坚奔小康故事。两天时间,记者们切实践行‘四力’要求,走进扶贫车间、走访贫困户、与挂职干部座谈,倾听记录脱贫攻坚故事。采访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交流学习的机会。采访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协作扶贫的突出成绩,感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战贫的激情和斗志,更感受到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决策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新闻宣传战线一定要更多地深入脱贫攻坚一线,以过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切实肩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保定日报社社会新闻部副主任 邸志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