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冯玉英)4月16日至1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劳动午报、香港文汇报等20余家媒体走进丰台,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展成就”集中采访活动。媒体记者们通过实地探访,近距离感受丰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增进民生福祉、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与成就。
高质量发展
重点功能区点燃发展新引擎
16日一大早,媒体记者们首先来到刚刚开业的首创龙湖北京丽泽天街,这里是目前北京唯一一个“五轨上盖”的商业体,将独享城市商业核心区商业赋能,打造成为丽泽金融商务区内时尚品质商业新地标。
“这里交通真便利!未来丽泽潜力无限!”在感叹的同时,媒体记者们也对丽泽金融商务区的未来发展充满兴趣。当前,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建设全面提速,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正着力打造首都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新兴金融高地,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的新金融中心。
随后,记者们来到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数字货币实景应用场景黑泷太郎饮品店,北京市首个数字人民币测试应用场景已于2020年12月落地丽泽金融商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正着力打造全球金融产业发展新区,成为首都金融产业新名片。
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环境
下午1点半,记者们来到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这里是南中轴地区首个利用“疏整促”腾退空间进行升级改造的试点项目。在2018年前,这里还是福成服装大厦,从事服装批发业态。记者们现场感受智能化、一站式、多维融合、绿色温馨的办事环境,惊叹短短几年内,大红门地区转型升级的“丰台速度”。
随后,记者们来到建设中的丰台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百余名工人正在进行树木种植、设备调试和养护作业。近年来,丰台区以建设南中轴线生态廊道和周边公园群为契机,通过近50万平方米大范围绿化改造,着力将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打造成首都绿环南部生态“绿肺”。
“想不到这里还有‘网红打卡地’!”记者们被二七厂1897科创城的历史质感和现代艺术所吸引,这里通过百年老厂腾退改建,以科技和文化产业为服务对象,利用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迹,着力打造品牌文化园区,让百年老厂华丽转型升级,成为丰台区“网红打卡地”。
增进民生福祉
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4月17日上午,记者们就丰台区民生领域工作成果开展实地走访。大家走进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了解“智慧家医”特色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并参观了中心利用智能化设备在医生与患者不直接接触的前提下,完成对发热患者的体温筛查、信息登记、核酸检测、转运前隔离、信息报告、终末消毒等处置的工作流程。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国首家挂牌成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方庄地区8.8万居民医疗服务工作。丰台区将“智慧家医”模式推广至全区、全市,全面总结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融合区域内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色举措,形成了“智慧家医”丰台经验。
接着,记者们来到丰台区养合老年公寓,这里的老人们不仅得到周密的照料,还享受到“喘息服务”。据悉,丰台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了给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看护者“放个假”的“喘息服务”,成为北京养老服务的新生事物,得到老年人家庭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宣传之一,通过走进重点项目一线、深入市场商场、访“高精尖”企业、体验新兴文旅业态、对话相关负责人,记者们用笔头、镜头、话筒,采撷“沾泥土”“接地气”的新闻素材,以“冒着热气、带着露珠、透着温度”的鲜活报道,分阶段、多轮次深入宣传报道丰台高质量发展的“进行时”“行进感”,呈现了“妙笔生花看丰台”的“最佳现场”和“生动实践”,为丰台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提升了丰台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