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史莉)“下水道疏通了,我们的心也通了,社区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近日,南苑街道东新华社区居民张桂生夫妇,将一面写有“心系百姓 为民排忧”的锦旗送到东新华社区,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协调解决了新开路二道街下水道堵塞问题。
前些日子,社区接到了社区居民张桂生大叔的诉求电话。仔细询问下,原来是新开路二道街一处下水管道堵塞,现场污水四溢、气味刺鼻,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邻里左右一番商量,决定请社区一起帮助处理。
新开路二道街位于南苑棚改拆迁区域,地下整体排污管网陈旧老化,处于“超期服役”状态,污水淤积严重,特别是到了雨季问题尤为突出,污水沿着街巷往外流,致使街巷臭气熏天,给胡同内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居民苦不堪言。
南苑街道和东新华社区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并积极联系专业施工队伍处理,经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并实施下水道更换疏通作业,终于将管道更换清理完毕,为居民解决了一大难题。“原有疏通管道方式很难彻底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容易反复出现,经过多次论证,最终选择了更换管道方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南苑街道东新华社区党委书记王建敏介绍说,换新的管道直径变粗并将原有瓦质管道更换为耐用、防腐蚀的PVC材质管道,管道耐用强度和排污能力大幅提升。
施工现场位于胡同内,作业空间十分狭小,宽度不足1米,大型抽水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人工作业清理,挖开长15米、深约80厘米的沟槽,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淤积在管道的污水靠工人一桶一桶往外提,足足清理出30多桶;铁锨等工具也因空间限制施展不开,改用比平时常用的短很多。为让居民早日摆脱下水道堵塞的困扰,经过施工队破路、疏通、更新管道等,“白+黑”连续三天作业,管道堵塞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居民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南苑街道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广大群众的需求,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发力、久久为攻,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