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精神,在全区弘扬新时代家庭观,在广大家庭中厚植爱党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在5月15日第28个国际家庭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3户“丰台最美家庭”,聆听他们的家庭故事。
清廉为人 德润子女
——记全国最美家庭李蕊家庭
李蕊是丰台区人民法院方庄法庭的一名法官,黄哲是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声乐部的一名教师,他们有一个刚满四岁的可爱女儿。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人生追求让他们在生活中互敬互爱,在事业上彼此支持,一起经营着幸福温馨的三口之家。
传承家风 德润子女
夫妻俩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敏学善思、勤奋清廉的优秀品格,李蕊和黄哲都是中共党员,也都是各自党支部的纪律委员,在工作中他们负责纪律检查,回到家夫妻俩也喜欢给女儿讲廉政小故事,还会用精美的图片配合着讲解。有的时候一家人还进行(正、反)两方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女儿对角色品德进行思考,对人物善恶进行判断,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种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种子,既传承了清廉为人的好家风,又对孩子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无裨益。
爱岗敬业 互相支持
李蕊在工作中认真履职、勤恳敬业,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更因工作业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并且带领着自己的审判团队获得“司法改革标杆团队”“北京法院优秀党小组”等荣誉称号,九年如一日扎根人民法庭的默默奉献让她成为辖区群众心中精业务、接地气、解纠纷的好法官。黄哲作为单位教师中的骨干力量,他不仅在平时的音乐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更是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国外的重要演出比赛,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可。个人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他们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结果,但更离不开他们夫妇之间的鼓励和支持。每年到了审判业务繁重、结案形势严峻的时候,黄哲都会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让李蕊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当黄哲要带领孩子们参加重大演出的时候,李蕊也会贴心地照顾好他们的小家。正是夫妻间的理解包容和补位支持,让这个温馨家庭成为他们工作中最强大的支撑和后盾。
防控疫情 党员之家
2020年1月20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他们夫妇二人虽不能奔赴湖北和武汉的抗疫第一线,但他们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向社区报到,投身到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活动之中,轮流参与了社区人员查控、卫生消毒、安全知识宣讲等疫情防控工作,抗疫期间累计志愿服务70多个小时。春节假期结束后,李蕊第一时间回到单位,主动承担庭室值班任务并着手学习在线庭审的操作和规定,运用“北京云法庭”平台积极开展线上审判工作,为辖区群众化解纠纷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司法保障工作。因为疫情的原因,黄哲的单位暂时不能复工,他就利用自身优势与所在的单位领导同事共同创作并首唱了抗疫歌曲《经风沐雨更坚强》,“人民网人民视频”和“学习强国”均予发布,取得了积极的网络反响,在爸爸的耳濡目染下三岁的女儿也学会了这首歌曲,经常唱给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听。
绿色治家 环保卫士
在国家积极倡导垃圾分类的大环境下,李蕊和黄哲主动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处理要求,在办公室配合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并按照分类标准制作不同种类的投放垃圾桶,严格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在家中,李蕊与黄哲经常为女儿讲述节水、节电、节能环保的故事,更是为女儿购买分类垃圾桶、垃圾车等小玩具,将垃圾分类知识教授给女儿,让女儿从小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习惯。
爱国爱党爱人民
——记首都最美家庭张庆林家庭
“有国才有家,爱国爱家”是张庆林家庭的家训也是家风。张庆林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1932年5月出生在辽宁省义县,1950年9月参军,当时只有18岁。1950年底张庆林所在部队坐火车经天津、沈阳到丹东,1951年1月7日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
入朝后张庆林的部队就在平壤西部开始战斗,那时朝鲜下着大雪,部队吃不上饭,每天就喝点玉米粥,江对面就是敌人,枪林弹雨大概持续了有一个月。那时军里要抽人去学英语,张庆林因识点字就被派去学习了,当时他已是副班长了。学习回来后张庆林部队就参加了战役,张庆林荣立三等功,1951年8月国家颁发了立功证书和奖章。这次战役中张庆林多处负伤,当时年轻又没有医疗条件,负伤后还行军走了几十里路,找到护士站简单包扎一下,后到军里战地医院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也没离开战场。
张庆林治疗养伤期间被派回国学习,一年后,大概1952年12月,张庆林二次赴朝参战,一直到1953年7月停战后张庆林才回国。后张庆林到司后勤兵站当文书,回到部队后提拔为排长、连副指导员。1960年10月接到命令来到现航天部所在地。
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张庆林和妻子对家里的困难亲戚经常给予雪中送炭般的帮助,对邻居的困难也是有求必应。就是对上门乞讨要饭的,也充满同情心,不是给一碗饭,就是给一点零钱。这些细节都让女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养成善良的好品格。女儿们永远难忘父亲和母亲那时经常嘱咐她们的:一是“女儿也要独立自强”;二是“宁让身受苦,别让脸发烧”;三是“贪小利大事不成”。
工作期间,张庆林一直吃苦在前,单位员工升级给他的名额他都让给了别人,他还瞒着家里人多次义务献血,献血后也不休息直接去上班。他为人正直从不走后门,教育子女要靠自己的努力。张庆林在单位跟同事们的关系都很好,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帮忙,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每年涨工资时,张庆林都会把名额让给家庭困难的同事。到后来单位领导都看不下去了,专门为他申请了名额,他依旧还是让给了别人。张庆林就是这样勤勤恳恳一辈子,一直工作到1992年5月退休。
作为一名老党员,张庆林退休后依然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看报看新闻,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并时常教导四个女儿要忠心向党、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姐妹四个每到周末都会到家里陪他。姐妹们相继退休后一直抽时间来照顾他,经常带父亲出去转,九寨黄龙、泰山、南戴河、北戴河、太原等等。现在父亲快90岁了,走不了太远的路,女儿们会开车带他到周边转转,一起出去陪他吃饭,每天都轮流陪护他,让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度幸福晚年。
平时,张庆林经常将自己的抗美援朝经历、家史、中华传统文化讲给女儿们听。时至今天,“知足常乐、吃亏是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等金句女儿们还记忆犹新,督促她们践行这些人生信条。张庆林一直用他爱国爱家不计得失的言行教育影响着女儿们,四个女儿相继参加了工作,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也汲取了坚守和奉献精神一直工作到退休后还能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建设和周围居民奉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张庆林老人的家教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爱国爱党爱人民。这对四个女儿的一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她们说:“这样朴素的思想,是我们人生的第一颗扣子。”父母的谆谆教导,成为女儿们恪守一生的座右铭。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凭借这些家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
踏实走好每一步脚下的路
——记首都最美家庭马子惠家庭
最近,网上广泛传播着一个正能量视频:一场青少年短道速滑比赛,一个小运动员,起步就摔了个大跟头,对于站在比赛起跑线上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而这名小运动员并没有气馁,她迅速爬起来,追了上去,获得了第一名!这名小运动员就是来自丰台区的9岁小学生马子惠。
回顾那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这是马子惠人生的第一场正式短道速滑比赛,可是这第一场比赛就遭遇了重大挫折。发令枪响后,马子惠刚出发就摔倒!但她没有犹豫,爬起就追,技术动作扎实稳定、速度快得惊人!在家人和教练的鼓励声中,一步步地追、一米米地赶,实现弯道超越,最终进入决赛夺得该项目冠军。
视频传到网上,不放弃的马子惠不到一天时间就赢得了网友400多万的点赞:“竟然会看到泪目”“这么小的小孩,都能做到跌倒后没放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心理素质强,未来可期”“体育精神、奥运精神”……
顽强的品质来自优秀的家庭教育
马子惠是丰台区短道速滑队的一名队员,也是一名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身体弱,为了让她锻炼身体,父母让5岁的小子惠参加了轮滑训练,一年半后通过丰台区短道速滑队选拔,被张瑞教练选中,加入了丰台区短道速滑队。
就这样,她与短道速滑结下了不解之缘。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经历,实际上背后是日复一日枯燥的基础训练。比赛里优异成绩的取得,背后是扎实的基本功在说话。谁都知道,当一名运动员、一名成功的运动员,那种艰辛与磨练是无法用语言说清道明的。马子惠小小年纪就是一名优秀的小运动员,因为她的家庭教育非常的用心。
每周二到周四,子惠放学到家就要抓紧时间写作业、吃饭,之后就和爸爸去参加训练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每周五放学之后,子惠就会被爸爸送去封闭训练两天。训练期间,不管训练路程有多远,训练时间有多久,子惠都会坚持参加训练,几乎从未缺席。
子惠的爸爸马晓明在女儿训练时有一个习惯,每每在子惠滑完一组时,他都会在场边给她竖一个大拇指,也不管女儿能不能看见。他清楚在滑冰这条路上,最难的一点就是坚持。他想用这种方式鼓励女儿,只要能竭尽全力地坚持到最后,就配得上一个大大的“赞”。而母亲孔璐璐总是事无巨细地为子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她准备丰盛可口的晚餐,整理好训练的物品。
“我们不期待未来的成绩,我们只是踏实走好每一步脚下的路”
回到马子惠比赛那天,妈妈孔璐璐也在现场。看到孩子摔倒的时候,她心里“咯噔”一下,但是看到她起来往前追那一下,心里就踏实了,她说不管这个比赛结果如何,子惠有这个往前追的心思就行。对她来说,只要这项运动能给女儿带来快乐,她就会陪着一起坚持下去。
正是父母的默默支持和鼓励,使马子惠发自内心地喜爱这项运动,培养了她顽强的毅力。“我们不期待未来的成绩,我们只是踏实走好每一步脚下的路。”这是马子惠爸爸妈妈一直跟马子惠说的一句话,可是却完美诠释了最好的家庭教育!
2022年,就要在家门口举办冬奥会了,这是举国欢庆的大事。藉此冬奥会举行之际,国家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推广运动理念。马子惠家庭就是助力冬奥的最美家庭,她们家传达出来的运动理念和家庭教育理念值得每一个家庭学习!(区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