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丰台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优秀传统文化从书本走进生活
将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精神血脉

  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从知识学习到精神融入是一个不断实践与理性升华的过程。回忆起2008年,我刚任书记、校长,恰逢丰台区启动“传承中华文化,浸润少年人生”活动,并将国学诵读纳入地方课程。我校教师设计了《论语》教案,将经典诵读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2012年,学校创编的《千年梦,中华魂》荣获区国学剧评比一等奖。如今,当时的小“演员”已是大学生,但从小植根于心底的这份热爱,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浓厚。

  由此我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不只有经典诵读,更需要知情意行的实践。2015年的又一次活动,让我对红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

  2015年4月23日,在中华书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活动中,师生展示了诗朗诵《生生不息》,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引发师生的感动。经过排练、展示、总结,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意义,形成传统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相得益彰,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着这样的认识,随着实践强化、认知深入,进一步确认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加体系化。

  首先是价值引领。就做人道理、思想渗透方面,无论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还是那些或荡气回肠、或惆怅婉约的诗词名句,都给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扇探寻文化意境之门。此外,我们更应该打破学习与生活之间的障碍,让传统文化教育从书本走进生活,被孩子们广泛接受和使用,进而认可和热爱。

  其次,要以课程为载体。从2015年起,以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为核心,我校开展了诗词积累、经典名著人物装扮日、“节气与养生”系列活动、书香校园等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我希望用传统文化教育传递给学生一种理念:传统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运用的。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是为找到我们生活中的民族精神,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立德立身之本。例如,当孩子发现筷子暗含着“顺应自然、尊重他人”的理念时;当孩子对照地图寻找北京“八臂哪吒”时;当孩子从硬币背面的图案、校园里的竹林联想到托物言志的含蓄时……传统文化教育,就悄然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了,孩子便更乐于主动学习、探究和交流,更加认可和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了。

  此外,通过组织带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我们以党带团带队,以节气和传统节日为主题,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中队展示和红领巾广播时间,结合节气知识,为学生创设舞台,让他们从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展示学习成果。

  同时,借助资源在文化关怀下习得。自2018年起,方庄教育集群举办“时间里的中国智慧”系列活动,将节气教育和中医养生知识教育结合,开展“谷雨”“立夏”“冬至”“惊蛰”大型活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养生文化协会的专家与师生一起学习节气与中医养生知识。

  2018年,“为新时代中国传唱”活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导师生以“古诗新唱”形式在艺术活动中收获感悟。同年9月,北京非遗传承人带领师生领略传统节日与非遗技艺魅力,培养了师生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汉声中国童话》编辑、新天地出版社等也同期走进校园,为孩子讲述古代常识,激发孩子深入探究的兴趣。

  最后,注重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我校自主编写了涵盖传统文化知识的假期实践活动手册,一直令孩子们津津乐道。例如,在寒假中围绕“春节那些事”系列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促使他们对如何过一个健康、和谐、喜庆的中国年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暑假中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中华嘉木”综合实践活动,按年级将“竹文化探秘”分成若干小活动,探寻中华民族对“竹子精神”的理解,感悟民族的坚韧与气节。

  2020年,面对疫情和心理健康的双重挑战,我作为书记,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力量为大家树立信心,与师生共克时艰。我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养生文化协会合作,在线上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健康养生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促进居家自学期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平稳过渡。语文组进行“最具中国范儿的汉字”和“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成语” 评选,在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中汲取民族精神力量,挖掘优秀文化在“全民抗疫”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回眸百年,从“为万世开太平”到“革命理想高于天”;从“格物致知”到“实事求是”;从“民惟邦本”到“人民至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在传承、发展。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如今的我们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面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们,我们更应在他们心中播下感受、了解、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用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底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丰台区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实验小学书记、校长 王志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丰台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社会新闻
丰台区2018-2020年度全国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名单
让优秀传统文化从书本走进生活 将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精神血脉
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让红色爱国主义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丰台区纪委监委:让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
丰台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信访举报公告
丰台金融办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
丰台报丰台要闻02让优秀传统文化从书本走进生活
将红色基因融入孩子们的精神血脉
2021-06-18 2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