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霍秋蕊)1月26日,丰台区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早上六点起,居住在时村村的村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后,陆续从村口走出,奔赴工作岗位。
时村村位于丰台区大红门街道,村域面积415亩,下辖马村、邓村、海慧寺三个自然村,常住村民950人,租住着“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流动人口2680人。村域面积大、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等问题给时村村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时村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铸牢疫情防控坚实堡垒,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实行“划片包干”,通过走访摸排,对流动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录入台账,并建立多个微信群,发布防控措施,实现动态管理;在6个出入口设置党员示范岗,协助执勤安保人员进行出入登记、测体温、查验健康宝、核酸检测证明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安全有序;提前谋划,充分准备物资,第一时间满足支援医护及志愿者需求,保障核酸检测现场平稳运行。
“大家注意做好防护,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时村村党总支委员、巡防队队长徐立猛又一次在微信群中发布提示。“我会及时把最新的信息转发在群里,也会时常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徐立猛说道。今年39岁的徐立猛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已经几天没有回过家,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我是在这儿土生土长的,我希望能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好。”徐立猛说,“很多村民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情绪,有温度地快速解决问题。”
时村村核酸检测现场,来自朝阳区劲松街道的志愿者们正有条不紊地引导村民测温入场、扫码预约、有序排队。为了更好地协助丰台区完成核酸检测,朝阳区劲松街道在踊跃报名的社区工作者中优中选优,选取中坚力量参与此次支援。“我们选出来的社工都是日常负责防控工作的,这样工作起来效率更高。这三轮检测都是原班人马,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过来支援,没有人有怨言,只希望能够早日战胜疫情。”朝阳区劲松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和文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