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昊 陈京博)“太感谢您了,没想到还可以在年前开上庭。” 申请人刘先生在得知可以如期开庭后向工作人员说。正值春节前夕重要关口,丰台仲裁院党员仲裁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急群众所急,在年前案件量大幅上升、排庭较多、较密的情况下,有效增加送达频率,统筹安排送达路线,尽全力让讨薪劳动者在年前按期开庭。
送达法律文书是仲裁办案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的有效途径。然而,“送达难”一直是困扰仲裁工作的一大难题,当事人提供的号码空号、停机、地址不详,被申请人躲避送达、拒收文书、拒不配合等各种情况都成为案件正常排期开庭的“拦路虎”,严重影响了仲裁审理质效。
为切实解决送达难题,党员仲裁庭创新送达举措,建立集约送达机制,定期汇总各庭室预期送达需求,并进行路线规划,尽可能一次外出同一路线多处送达,最大程度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同时不断吸取、总结此前送达失败经验,提高送达成功率。通过送达工作统筹化,采取集中送达,合理整合资源力量,为送达按下“快进键”,取得明显成效。集约送达机制改变传统由仲裁员“各自为营”自行送达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出现同一当事人、同一地址、同一路线反复送达、送达经验不足造成送达失败等情况。
考虑到劳动者在年前讨要工资的殷切期盼,党员仲裁庭成员将汇总频率提高到半个月一次,在开庭之余,归整所有零碎时间,建立统一调度,克服种种困难,安排外出送达,努力成为劳动者讨薪的坚强后盾。近期,党员仲裁庭有效送达案件数量达40余件,其中同一路线至多送达3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