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2北京榜样”六月第四周榜单揭晓,丰台区委宣传部推荐的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数控编程工艺员、主任工艺师刘争上榜。
刘争,男,1983年9月出生,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数控加工专业研究技术员。17年来,刘争率队攻克多个制约重点型号研制的工艺难题,开发出角铣头五轴联动加工等多项关键技术,缩短编程时间,建成“数字化壳体生产线”;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等提出多种结构方案推动研制进程。他率队优化我国最先进氢氧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工艺,提升功效9倍以上。
2001年,18岁的北京市大兴区高考状元刘争,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刘争毕业前夕,公司当时的总工程师回母校清华大学进行讲座交流,这是刘争第一次接触和认识航天。不久,刘争怀着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向公司递交了简历,并如愿进入了公司1车间工艺组。刚到车间,当刘争初次接触到各种大型数控加工设备,许多工艺不了解、许多软件不会用、许多系统很陌生……不过,陌生感并没有打消他的意志,刘争珍惜每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编程的有关理论和软件,并在实践中验证学习成果。
2007年,24岁的刘争成为了“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工程”课题的负责人。为了验证一个零件的加工方法,他们常常二、三十个小时连轴转。两年后,“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工程”一期任务结束,多台数控机床增效20%到50%。二期任务启动时,刘争当仁不让地再次成为主要负责人。2012年,29岁的刘争成为了当时公司最年轻的副主任工艺师,大家由衷地称赞他为“数控骄子”。
“‘振兴中国制造业’仅靠一个人不够,但他不拼、你不拼,那就永远办不到了。”执着攻关,刘争和同事最终成功攻克了氢氧发动机沟槽内壁加工这一难题,赢得了大家的赞叹。旁人看到的,是刘争每一天都在拼命工作,获奖无数。但他自己说,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将兴趣和工作结合到一起。这就是刘争,一个不忘初心的航天赤子。
来源:丰台区委宣传部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