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 实习记者 张馨予)就在上个星期五,丰台区玉泉营街道草桥村成立了北京首个花卉拍卖中心,全名叫“北京花卉交易中心-KIFA北京分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花卉拍卖中心”),运行不到一周,日均交易量近3万支,预计到年底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能达到5万支左右,无论是实实在在的获利,还是方便快捷的服务,都让所有抢先进驻体验的商户兴奋不已。未来该拍卖中心将致力发展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花卉商品流通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地,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复合花卉生态圈。
开拍不到一周,商户表示:
便捷舒心,关键是实惠
8月22日下午2点左右,记者来到北京花卉拍卖中心,十多位商户正在进行鲜花竞拍,有的商户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单独竞拍,有的则是围坐在一块儿,由一个人操盘,几个人共同竞拍,拍得的货品大家再按需分配。“这批到五毛你就摁”“六毛七可以”“价格只要差不多就拍,拍到就是赚到”“够不够分?你们先分,剩下的我全要”……因为现场竞拍的价格要大幅低于别的渠道的进货价,几个围坐在一起参与合拍鲜切花的商户心情都很雀跃,颇有一种现场捞钱的即视感。
“从北京花卉拍卖中心试运营到现在,我们每个店的日销售流水提高了30%,毛利率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北京花工坊负责人宋经理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花工坊在北京有100多家连锁花店,整体业务的良好发展得益于北京花卉拍卖中心这个大平台,物美价廉的鲜切花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各种购花需求,一手货源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也节约了进货成本。“我从事花卉经营20多年了,以前东奔西跑也没赚到钱,现在有了北京花卉拍卖中心,自己就能直接参与竞拍,动动手指就能收货,真的是便捷又舒心。”宋经理说。
专业团队保障商户
快速熟悉拍卖规则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负责人马琳告诉记者,电子平台交易速度很快,以玫瑰花为例,平均4秒钟能成交一个批次,一个批次是100支。北京花卉拍卖中心每天中午1点开始竞拍,当天的货品全部拍完为止。整个中心这几天每天鲜切花拍卖交易总量大概有500多万支,大概晚上7点多全部拍完,可以满足商户和消费者对于鲜切花的各种需求。“因为现在刚起步,所以有些用户可能对系统还不太熟悉,用上几天就好啦。”马琳说。
北京花卉拍卖中心由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花乡花木集团联合构建,为了更好服务用户,马琳和另外两位同事专门被派驻到草桥,配合花乡花木集团为用户提供竞拍系统使用培训和答疑、货品质检等具体服务。“我们有专门的配套服务小组在做这个事情,竞拍完毕后有专人进行分货,也有相应的物流公司负责配送,商户在这里开设账户,竞拍完之后选择配送方式,佣金和邮费会在账户上扣除,然后就可以坐等收货了,一般空运第二天就能收货,冷链大概隔天就可以收货。”马琳介绍。
未来致力成长为
华北乃至全国花卉流通交易中心
“目前对于北京的批发商来说,确实是能够感受到物美价廉,大家很愿意通过这个渠道进货。”北京花卉拍卖中心负责人王佳欢告诉记者,“而且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大家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享有更加公平公正的采购机遇。后期对于重点批发商会考虑设置VIP席位。”
王佳欢介绍,目前拍卖平台交易用户还处于试水状态,平均每天交易量在3万支左右,峰值在3.5万支,因为下半年是花卉淡季,也是北京花卉拍卖中心的起步阶段,到年底用花高峰阶段日均交易量大概能在五万到六万支左右。等当前这个模式运营成熟后,北京花卉拍卖中心还将致力于整合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的资源,进行标准等级的认定,通过这个平台系统进行组仓,助力农户手中的鲜花从这里进拍市、卖全国,带动北京及周边区域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