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胜)近日,丰台街道丽泽景园社区举行“垃圾分类专题学习”活动,组织社区居民观摩学习和互动交流中,对于垃圾分类的作用和意义越学越深,对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经验越聊越细。
“像这类活动,很多社区都会组织。但这里与众不同的是,其中的‘观众’构成很有讲究:有一半是垃圾分类的积极分子,一半则是‘薄弱’清单对象。我们通过寓教于乐的小视频,避免了开会讲座形式的僵硬低效;通过潜移默化‘传帮带’在不知不觉中凝聚共识,激发出向善转变的力量。垃圾分类工作是一种‘细火慢炖’的功夫活,不可能一蹴而就。注重讲求工作过程中的细致入微、火候得当,尤其是针对薄弱清单对象,只有用对火候用足时间,才能功到自然成。”社区负责人介绍道。
作为有3000多户居民的回迁房社区,起初,丽泽景园的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社区大,户数多,有些居民工作日早晨匆匆下楼时,乱扔乱放垃圾,没有严格进行源头细分,是当时的常态。除此之外,桶站设施和维护管理人员等薄弱问题也“危机”重重。丽泽景园居委会针对各类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逐项逐步加以解决,并且注重源头化“危”为“机”、讲求实效:撤桶并站为13组桶站的同时全部配齐脚踏和手拉环;合理集中布局大件垃圾投放点、分类驿站和回收点,严格要求及时处理不准囤积;有机结合物业人力和摄像头,做到全天候桶站人机值守,并在早晚高峰期由党员志愿者队伍助力支援;人性化宣传督导,加大奖品激励加强入户宣讲力度,充分授权桶站值守人员,对于分类到位的居民现场便可以通知其到居委会领取小奖品,让分类热情长沸高涨……
丽泽景园社区居委会以关键的“值桶”环节作为抓手,以重要的“值桶人”为本。值好桶靠的是人,首先必须得值桶人可靠。为此,社区从村里的二级公司筛选推荐踏实肯干、热心负责的“熟面孔”来接替物业原有外聘的值桶人员,并且做到一人专责一桶站,对楼门的住户情况和分类习惯很快就了然于胸,主动劝导、认真分拣、及时清运,短期内便让桶前值守面貌焕然一新。
丽泽景园社区由于值桶人员给力,很快建立起了垃圾分类薄弱对象清单,并通过视频观摩会、入户回访、桶前劝导等一系列精准举措,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达成了理想效果。现在,丽泽景园社区自主分类深入人心,“细火慢炖,煲得厚味”,丽泽景园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细火慢炖化“薄”为“厚”的“煲”功夫,共同打造的靓丽环境正让家园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