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症状
01 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部分老年人,尤其是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
02 阳性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03 在感染初期,由于病毒载量低,抗原检测未必开始就显示阳性,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
04 网传称为“地狱犬”的新冠变异毒株BQ.1.1,目前未观察到患者临床严重程度较其它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所增加
用药
05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药物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如果没有相关症状,不需要提前预防性地服用药物
06 发热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
07 咽干咽痛常用药物有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等
08咳嗽咳痰常用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酸等
09干咳无痰常用药物有福尔可定、右美沙芬等
10 流鼻涕常用药物有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11 鼻塞常用药物有赛洛唑啉滴鼻剂等
12恶心/呕吐常用药物有桂利嗪、藿香正气水/胶囊等
13 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谨遵医嘱使用
14 对症药物之间不要混用、滥用、过量使用,否则可能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15 相关的症状缓解后,就应该适时停止使用对症药物,无需“巩固”疗效
居家治疗
16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不外出, 谢绝一切探访
17 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尽量不要订购其它快递、外卖,并采取无接触方式收取
18 阳性感染者原则上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房间内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消毒产品、带盖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资
19 阳性感染者进入家中公共区域应规范佩戴N95口罩,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
20阳性感染者与同住人应采用分餐制,使用专用餐饮具
21 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 房间每日至少上、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
22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
23清理垃圾时用双层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避免出现遗洒,并对其外表面和封口处消毒后,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胶手套将垃圾放至社区指定位置
24 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
就医
25 非必要不要轻易拨打120,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一般也不要拨打120
26 可尝试医疗机构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在线开具处方,药品配送到家
27如需外出就医,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往返,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8 居家治疗人员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或者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及时去医院治疗
29 孩子生病后,出现嗜睡、持续拒食、 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30 居家治疗人员为孕妇,且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31居家治疗人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时,需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
32 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更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
33 以下情况,老年人不能或暂缓接种疫苗;在既往接种疫苗时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因严重慢性疾病已处于生命的终末期
34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几乎是不会传染给胎儿的,但初生产后的妈妈还是在空间上最好和新生儿有一定的隔离,或戴N95口罩,可以母乳喂养
35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康复后
36 康复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但3至6个月内二次感染的概率相当低,多数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
37 没有定论认为重复感染会出现更严重的临床结果,目前看即便个别患者在重复感染时出现症状加重的倾向,这一比例也非常低
38 康复后即便复阳一般也不传染,复阳人群在社区和工作场所活动是比较安全的
39 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40 居家治疗结束后,可对马桶、洗脸盆、垃圾桶等重点部位,使用含有效氢或洒精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更换牙刷等洗漱用具,碗筷餐具、洗脸毛巾可用沸水加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