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丰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路踏歌而行
——北方车辆集团创建76周年纪念

  在丰台区的长辛店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现代化大型军工企业——中国兵器工业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北方车辆集团迎来了创建76周年。

  76年来,一代代北方车辆人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了跨越发展的篇章。在公司创建76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企业走过的风雨历程,缅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历史,感受干部员工忠诚奉献的无私情怀,时刻铭记兵工人的责任和担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共同描绘企业锐意前行、开拓创新的新画卷,为建设“车辆为主、相关多元、适应市场、国际化经营”的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制造企业奋斗。

  难忘峥嵘岁月 非凡发展历程

  北方车辆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光辉历程,传承了强军报国的优秀兵工传统,谱写了发展壮大的篇章。

  1946年6月23日,国民政府收复了侵华日军位于长辛店的修理厂,这就是公司的前身。1949年随着北平的解放,工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烽火中,企业承担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损坏的坦克、自行火炮等修理任务,在企业诞生之初,就为保卫共和国做出了贡献。

  1958年工厂开始了由修理厂向装甲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的历史性转变,随着新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制的履带装甲车辆5872的诞生,企业破茧成蝶,掀开了发展的崭新一页。

  1978年前工厂主要以单一车型生产为主,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干部员工团结一心、协力攻关,自制一批大型设备,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为装甲车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军转民产业政策指导下,工厂开始了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上世纪80年代工厂开始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生产大客车、变速箱等民品,企业进入军民结合发展的新阶段。

  2000年12月18日,工厂依法整体改制为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随后企业进入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发展规模逐年扩大、盈利水平持续提升,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牢记核心使命 提升装备水平

  作为军工企业,公司始终牢记核心使命,以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装备发展为己任,紧跟世界武器发展趋势,持续提升装备发展水平。

  从1958年开始,老一辈北方车辆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于1959年3月试制出中国第一辆履带装甲输送车,代号“5872”。以“5872”为基础的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研制成功,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履带装甲输送车的历史,填补了中国履带车辆研究和制造空白,成为装甲车辆研制生产的里程碑,对我国装甲车辆发展和提高我军武器装备机械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一段时间里企业的主打产品。其间,多种型号的“63式”系列产品走出国门,成为最早“中国制造”的印记之一。

  近年,公司实现了军品主要品种的全面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军品已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成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

  多年来,创新一直是科研生产的主旋律,产品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项工艺科研成果荣获国防科技奖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70多年间,公司修理研制的产品先后参加过抗美援朝及对越自卫反击战等,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66年和1976年,公司装甲产品先后两次参加原子弹和氢弹核效应实验;在举世瞩目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50年、60年、70年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年等盛大阅兵庆典中,公司研制生产的多型号产品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彰显了国威、军威,展现了公司跨越发展的新成就。

  服务经济建设 推进民品经营

  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探索民品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早在上世纪的1958年,工厂按照“军民结合”方针,首次进行了民品生产,并先后生产了ДТ-24拖拉机、水轮发电机、变压器、皮带运输机、煤气发生炉、锅驼机、减速器等。其中工厂生产的“双龙牌”拖拉机先后参加了北京市新中国成立10周年成果展览会、全国工业成果展览会、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和柬埔寨农业展览会等。

  改革开放后,为突破单一军品生产格局,工厂再次开始了民品生产经营的持续探索,开始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研制生产客运索道、豪华大客车、ZF变速箱和豪华座椅等民品,加快了军民结合型企业建设的步伐。

  索道是北方车辆集团支柱民品,自1993年涉足索道市场以来,北方索道产品已占据全国索道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产品设计、设备制造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的制造服务体系,并成功进入伊拉克、朝鲜、巴西、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等海外市场,北方索道公司曾承建国内首例双承载、双牵引、往复式索道建设项目。今天北方索道产品已遍布我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各大旅游景点,是索道行业领先企业和行业最新发展方向的引领者。

  近年,北方索道公司与瑞士巴特莱索道公司合资合作,成立索道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并以“客运索道行业引领者”为发展目标,组建了市场化经营团队和高水平员工队伍,充分利用瑞士先进技术提升索道产品品质,在原有发展形势和市场口碑的基础上创新经营开拓发展,先后完成青岛崂山、昆明轿子山新山垭口至四方景、新疆那拉提天界台、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多个建设项目,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客运索道发展迎来崭新一页。

  1987年9月15日,企业引进德国尼奥普兰技术生产的新中国第一辆豪华大客车在北方车辆集团下线,填补了中国高档豪华大客车的空白。北方车辆集团是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发的拖挂式旅居房车的诞生地,参与起草制订了中国房车行业标准,房车产品先后出口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海外市场。

  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庆典活动和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上,由公司特型焰火发射装备发射的“脚印”“和平鸽”“人民万岁”和“春夏秋冬”等焰火造型令人赞叹、惊艳世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公司开发和承制的二级民品项目累计300余项。公司为“神舟”系列飞船、国家大剧院、中华世纪坛、北京正负对子对撞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70周年庆典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配套和服务,凸显了民品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逐步增强。

  履行社会责任 展现企业风采

  公司在履行核心使命的同时,坚持诚信经营、绿色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曾承担向兄弟企业输送干部和技术工人的光荣使命。上世纪50年代,工厂先后为兄弟企业代培和输送了多名技术骨干;先后有500多名干部员工支援“三线”建设。

  近年来,公司积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先后淘汰了耗能高、效率低的落后设备,退出了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铸铁、精铸等生产线,积极采用高效清洁的能源,减少了污染和排放,对绿色北京建设做出了贡献。

  在重大险情发生时,公司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汶川、雅安、玉树地震和北京7·21洪灾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捐款,共向灾区捐款200余万元;公司生产的救援箱组和垃圾处理设备等产品千里驰援震区,参与灾区救援消除灾害隐患等,广受赞誉。公司承担兵器工业集团扶贫项目——黑龙江齐齐哈尔甘南省扶贫办项目,每年捐献15万元用于专项扶贫。2015年公司为北京理工大学“倪志福创新助学金”捐助50万元,用于表彰和奖励富有创新精神、立志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的莘莘学子,积极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的战略团队。

  2020年,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北方车辆集团急国家所急、应疫情所需,和系统内兄弟单位联手,克服“跨界”研制生产的诸多困难,采取超常规方式组织,提前完成23台防护服压条机生产任务,展现了广大员工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良好素质,凸显了北方车辆集团员工强军报国的热烈情怀。期间,北方车辆集团向甘肃金川镍都实业有限公司捐赠两台压条机设备,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北方车辆集团组织3000余人次参加了社区志愿活动,并组织开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献爱心,共向有关部门捐款近8万元。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优良传统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视察,把党和人民的温暖和关怀传递到员工身边,鼓舞和鞭策干部员工在服务国防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中再立新功。

  1952年4月、1958年10月,朱德同志先后两次到工厂视察,给初创阶段的干部员工极大的鼓舞。此后,王震、邹家华、倪志福、江泽民、曹刚川、张德江、许其亮等领导人先后莅临企业,对企业发展提出指示和具体要求,给干部员工亲切的鼓励和关怀。

  1997年12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来厂考察并看望慰问干部员工,并现场给工厂题词“发扬老兵工传统,开创北方车未来”,给困境中的员工极大的信心和勇气,鼓舞了大家的士气,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继续努力奋进,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公司的初创者们大都是老兵工战士,经受过硝烟战火的洗礼,为企业播撒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培育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追求卓越的优秀文化,这种优良的作风在企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世纪50年代,在修理抗美援朝战争中损坏的坦克时,青年员工倪志福刻苦研究钻孔工艺,经过反复摸索和试验,终于磨出了一只“三尖七刃”的新型钻头。这种“三尖七刃”的新型钻头打破了百年来钻头刃口平直的常规,解决了完成任务的关键难题,这种钻头被命名“倪志福钻头”,“倪志福钻头”被称为“机械工业金属切削行业中的一项重大革新”,倪志福也代表中国工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讲坛。

  在“倪志福钻头”取得成功后,他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而是继续不断地研究和试验。后来他与技术人员一起,研制出一套适应不同工艺特性、能钻不同材料的7种型号的系列钻型。后经倪志福同志提议,“倪钻”改名为“群钻”。“群钻”及其诞生过程中形成的迎难而上、协力同心、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作风成为了传承至今的“群钻”精神。

  在“5872”研制过程,当时工厂只有简陋的厂房和不多的机械设备,条件十分艰苦。老一辈北方车辆人在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没有充足的水电供应的困难面前,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零开始,边学习、边设计、边改进,付出了艰辛、汗水乃至热血,自主成功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成为装甲车辆研制生产的里程碑。“5872”诞生过程中不仅留下了工艺会签、标准化等沿用至今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更为后辈留下了不怕困难、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财富。

  在企业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还诞生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841精神”,锐意开拓、奋力竞争的“外贸精神”等优秀的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北方车辆人的骄傲,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北方车辆集团文化的DNA,深深影响着一代代北方车辆人的精神世界。

  70多年间,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先后获得全国总工会“职工之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7次跻身北京市百强企业之列,连续多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并于2020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继承光荣传统 开启圆梦征程

  “一路风雨一路歌”,70多年的奋斗史作为一段追逐强国梦、强军梦、兵器梦的奋斗征程,作为历史的荣光照耀着北方车辆前行的步伐,成为北方车辆人共同的记忆载入企业发展的光辉史册。

  历经70余年风雨洗礼,走过70余年光辉历程,肩负着前辈的希冀,肩负着发展先进制造企业集团、建设兵器工业展示综合实力窗口的历史使命,公司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

  在新的起跑线上,公司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铸国防利剑、创企业价值、谋员工福祉”为使命,秉承“把一切献给党”的老兵工精神和“同心同德、勤劳朴实、锐意进取”的“群钻”精神,坚定不移地履行好强军首责,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生态,推动企业由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高科技型企业转变,谱写雄伟中国梦的壮丽兵器篇章。

  北方车辆集团供稿  通讯员 孟晓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落实各项优化防控措施 加快推进经济复苏发展
   第03版:经济
   第04版:丰创
一路踏歌而行
丰台报丰创04一路踏歌而行 2022-12-19 2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