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丰宜学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11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
专家解读

  为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首都商业消费空间均衡布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北京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下文简称《专项规划》),经报请市政府批准,现已正式发布。

  邱 跃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

  关键词

  深入实施总规、推动四个中心建设

  此次《专项规划》紧抓“都”与“城”的关系,以商业消费活力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明确提出了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等总体发展目标。

  规划加强了商业消费与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和复合发展,系统谋划了全市“四级两类多维”商业消费的空间体系,深刻把握了商业消费作为城市消费重要增长极、城市形象重要窗口、功能活力重要催化剂和市民需求重要感应器等重要定位,以城市空间破题商业消费发展,有助于提升“四个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实力的强化、城市形象魅力的展现、经济板块活力的激发以及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韩健徽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

  关键词

  “城”“市”交融、四态特色

  城市由“城”和“市”构成,“因城而市”或“因市而城”铸就了一座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北京既是国家首都,也是超大型城市,体现为首都与城市合二为一的“都市型”特征,进而应从首都的特殊性与城市的一般性双重维度,顶层规划北京的商业消费空间布局。

  商业消费空间布局应彰显形态具有高颜值、业态具有好内容、文态具有靓符号、生态具有优环境的“四态”特色,打造为民利民便民的生活服务圈,商、旅、文完美融合的黄金结合点,城市的商业繁荣地、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地、品牌首选地、市民休闲地,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

  《专项规划》以特色和人本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规划北京商业消费空间布局,是一次“城+市”有机融合的突破性探索与创新。期待着在深入实施过程中,让规划落地,令妙笔生花。

  张 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关键词

  新消费场景、全周期治理

  在新消费时代,紧紧把握商业消费空间的主题性、场景化需求越来越重要。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不断提升城市消费环境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次《专项规划》为推动全市商业消费空间多维发展,明确了8类主题消费场景,充分契合了场景化需求这一大的消费趋势,强调游客体验视角,多元化、差异化促进商业消费空间发展是本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本次的商业消费空间规划综合考虑了商业消费空间所处发展阶段和未来规划引领的要求,将全市商业消费集聚区整体划分为更新提升型和新增培育型两大类,强调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了全周期、差异化的规划实施引导,并重点从政策机制上积极推动商业空间的更新提升,给市场主体实施运营提供了充足的弹性。

  赖 阳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

  关键词

  新时代、新趋势

  本规划在名称上就是一个重要突破。传统的规划都称为“商业布局”规划,而本规划为“商业消费空间布局”规划,契合了当今商业与文化、艺术、科技消费高度融合的新趋势。这种融合使得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业,而应当打破传统的行业界限,从需求端的消费视角跨业、跨界考量,从全局谋划。

  我们应当看到,城市的商业消费空间是有生命的,也会面临生老病死。制订规划,是促进新的增长点诞生,帮助原有的空间提升或恢复活力。规划的成功关键在于实施。

  希望本规划的实施,能进一步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北京城市消费的发展,也让北京市民享受更高品质与更便捷的消费与服务。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社区便民生活圈

  《专项规划》重点引导社区商业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复合集约布局,打造“分散式”社区商业网点和“集约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共同构成的社区商业消费网络。同时,强化社区商业消费空间的地域性等社区属性,综合考虑老年人、儿童的行为活动和邻里交往需求,与街道空间紧密结合,完善街道消费场景和步行消费网络,打造消费引领的社区交往会客厅。

  在优化社区便民生活圈的布局引导的同时,《专项规划》明确了一系列配套实施计划,强化了政府对于商业刚需的保障作用,促进了属地政府、第三方运营团队与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强化区级部门、街道(乡镇)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街道与管委会的服务保障作用,针对社区便民生活圈,建立保障便民生活的“一街一库”。鼓励第三方商业团队负责运营和物业管理,健全社区商业财政支持系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保障引导作用,针对民生服务保障类企业,实施税费返还、资金奖励等优惠政策。

  甄仕奇

  戴德梁行中国区商业地产部董事总经理

  关键词

  新模式、新场景、新物种

  《专项规划》推动了市场业态焕新的决心。详细勾画出北京众多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消费商圈,并和商业线上及线下各类消费数据进行结合,对商业投资及运营层面的在地属性与新型业态趋势结合。为后续新模式、新场景、新物种的多元化探索提供规划支撑。

  《专项规划》增强了主体运营创新的信心。对于重点商圈,在专项规划中结合现状及先进案例对标,探索一圈一策、一店一案的具体发展路径,如通过一圈一策促进商圈类运营,一店一案促进项目类运营,使商业主体在改造提升中有了更多先进经验及发展趋势的支撑,增强多层级的运营创新信心。

  (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101060001

京ICP备200137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30号

运行管理:北京市丰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治
   第04版:民生
   第05版:产经周刊 高精尖
   第06版:活力丰台 新丰尚
   第07版:丰宜学台
   第08版:要闻
专家解读
TOD商圈虹桥天地交通枢纽商业的“hubo”范本
丰台报丰宜学台07专家解读 2023-01-11 2 2023年01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