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娜 通讯员 黎雪 张海娜)日前,记者从丰台区教委获悉,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改革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在扩大教育集团办学规模、建设新优质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项目化学习实践等多领域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提升育人质量和效果,丰台基础教育“强基工程”全面启动。
教育集团化办学 助力教育新发展
去年7月,卢沟桥中学和丰体时代小学归并到丰台第二中学教育集团,这两所中小学分别更名为北京丰台二中卢沟桥学校和北京丰台二中附属丰体时代小学,丰台二中教育集团由原来的“一校五址”增加到“一校七址”,开启三个小学、四个初中的同学段、同年级联合教研工作,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拓展。
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丰台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强烈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综合改革举措。后续,丰台区将进一步研究完善区级教育集团化办学管理办法,通过规范和加强集团化办学管理,理顺集团和各成员校的关系,充分发挥集团牵头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形成集团办学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效益,推动丰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建设新优质校 丰富教育多元供给
在去年的开学季,丰台区热闹非凡。除了北京丽泽国际学校,北京第五实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丰台建华学校等多所学校都开门迎新。
北京丽泽国际学校位于丽泽金融商务区核心区,是丰台区首家国际学校,实施十二年一贯制高端国际化教育,隶属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学校总校。该校师资团队兼具国际文化、硕博学历、留学经历。教学骨干均是具有5到10年以上教学经验、拥有海外留学及执教经历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北京丽泽国际学校开门迎新,标志着丽泽金融商务区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也体现着丰台区国际化办学的不断推进。由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承办的另一所新学校—北京第五实验学校,也于去年开学季迎来首届初中学生入学。北京第五实验学校是7所北京市教委此次建设的特色优质学校中唯一一所位于城区的学校,也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全日制公立学校,一校两址,分别位于丰台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及丰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未来,丰台区将继续把“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首都教育新高地”作为奋斗目标,给孩子们提供更多优质学位和出路,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丰富教育多元供给,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品质。
近2000名干部教师交流轮岗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我努力把十八中的融合课堂,主题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学习共同体等教学理念和做法、体会交流分享给芳星园中学的老师们,并且在教研组内进行具体教学案例的分享与研讨,使得同组老师们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北京十八中物理教师郑燕春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交流轮岗至芳星园中学以来,每周她都会和教研组、备课组的老师们进行相互的听评课活动,与执教老师、听课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并共同探讨、尝试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学情的微课与物理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发展延伸,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逐步提升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孩子们的物理学习成绩不断提升。
据了解,自去年9月1日起,丰台区通过全职、非全职、骨干教师全员带教三种方式开展交流轮岗,截至目前,共有867名教师全职跨校交流轮岗,1129名教师兼职交流轮岗,1485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参与带教工作。丰台区综合各校优势和薄弱学科,利用高级职称评审的杠杆作用,以义务教育阶段骨干教师为重点,撬动各集团校内部开展教师交流,同时结合单体校结对交流、优秀教师兼职兼课、骨干教师全员带教等形式,推动干部教师实现交流轮岗。
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表示,教师交流轮岗的目的是要通过对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升学校的服务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从治本的角度推进“双减”工作不断取得实效;缩小学校间教育资源的既有差距,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教育人才“区管校用”机制的落实,为区域教育布局的整体优化夯实人力资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