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荣誉背后是不懈奋斗的脚步,五年间,丰台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6个,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2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全国巾帼建功标兵3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1名,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1个,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36名,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22个,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4个,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9名,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5人。本期我们选取部分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相关事迹予以刊登。
全国巾帼文明岗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铿锵玫瑰护群众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共有干警14人,其中女性干警11人,占比78.57%。她们被称为是娘家人、护薪人,更有“铿锵玫瑰”之称。
办理受家暴残疾人吴某某离婚纠纷、申请指定监护人支持起诉案过程中,检察官深入走访收集证据,上门会见并询问本人及亲属,向村委会、村民、派出所多方调查核实,充分收集家暴客观证据。同时,为让施暴者得到法律制裁,检察官主动移送刑事犯罪线索,现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当拿到4万元救助金时,当事人及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立农民工维权协作机制,开设根治欠薪支持起诉联动窗口,加强案件线索同步获取,协调开展案件线索移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和支持起诉业务咨询,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积极宣传、解读有关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广泛营造用人单位知法守法、劳动者知权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进跨区域民事检察深度合作。深挖优秀案例法治价值,入选高检院《民事检察工作情况》典型案例。
2022年4月份丰台疫情严重,五部下沉的是岳各庄批发市场这个“重灾区”。大家克服孩子小、老人生病、离家远等种种困难,有的甚至吃住在单位,整整两个多月,大家不是在办公室办案就是在社区下沉。2022年11月份随着疫情形势吃紧,部门下沉新发地市场值守,值守时间经常在半夜,这些平时怕黑、见了虫子都吓一跳的弱女子,瞬间变成了女汉子,不怕夜黑,无惧严寒。
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
娘子军 5项创新全市推广
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承担着辖区18万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工作,科内19名干部均为女同志。她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精湛扎实的业务功底、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的价值追求,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和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中冲锋在前,担当作为。
近年来,登记注册科的“娘子军”们坚持走在商事制度改革的前沿,攻坚克难,逆势而行,用柔婉的肩膀、坚毅的品格,展现出了新时代女干部的靓丽风采。
她们实现了登记形式创新。创建新设立企业开办专区、e服务大厅,完成了“缩时限、减环节、降成本”的工作目标,实现企业登记“一次办”“一站式”。
她们实现了系统创新。开发“先丰e注册”微信公众号、自助取照系统,推动申请和领取形式向互联网、零见面转变。
她们实现了制度创新。推动实行免费刻章,让创业者享受“政府买单”红利。
她们实现了审批方式创新。深化证照联办、告知承诺制改革,打造“承诺即入、并联办理”的审批新模式。
她们实现了事前指导方式创新。率先实行食品经营许可事前“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减少跑动频次。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登记科先后推出了10项创新改革措施,其中5项在全市推广,2项写入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
系列创新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发展动力。在之后的日子里,登记注册科将不断延展服务链条,以昂扬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走在前列的豪气、苦干实干的意气,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李楠
初心如磐 巾帼不让须眉
■ 李楠
李楠,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法制支队探长,一级警长。从警22年来,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始终战斗在公安岗位第一线,参与审理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起,审讯嫌疑人3000余人,追赃减损数亿元,审理宋某某、闫某某系列杀人碎尸案等命案100余起,市、区挂账的重特大专案10余起。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诠释爱党、爱国、爱民的誓言。
守好“全链条打击”第一关。李楠是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唯一一名女预审员,负责指导石榴园、看丹两个派出所的案件审理工作,主动下所组织培训,通过指导提高了两个派出所的案件审理能力。作为案审骨干多次牵头参与市局、分局的重特大案件审理工作。抢口供、挖证据、扩人犯,为案件成功告破,完成市局领导“全链条打击”奠定坚实基础。在侵财类案件的审理中注重办案质量,最大化地为被害人追赃减损。
抗击疫情,不退不让。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次疫情,李楠同志都奋战在抗疫一线。2019年,她在“震中”新发地执行勤务;2021年,她在西南郊冷库执行勤务;2022年5月份,作为案审骨干的李楠接到指令前置流调。连续70天的时间里,日夜颠倒,顽强拼搏,一个病例的流调就要连续奋战30几个小时,两部电话6000多分钟的时长都被打爆,嗓子哑的说不出话,但李楠从未退缩,一直坚守岗位跟“病毒”争分夺秒。9月份,她再次接到集结指令,一干又是30天,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她都奋战在流调一线。每次执行任务,她都要离开家,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对家人她也心存愧疚。李楠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
李文静
巾帼科技英才彰显本色
■ 李文静
李文静,研究员,博士,现任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第五技术部副主任(主持工作)、三院型号总师助理、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她十余载如一日致力于新型热防护材料研究,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支撑了我国多项重点武器装备的研制,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李文静从德国留学归国,进入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工作。面对我国航天飞行器对新型热防护材料的迫切需求,她勇挑重担,刻苦攻关,从科研新兵快速成长为专业带头人,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耐温1200℃新型气凝胶材料,先后发展了耐高温型、功能型、烧蚀型等系列热防护材料,建立了新型热防护材料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完整研究体系。相关产品及技术应用于我国多个型号装备,还为长征-5运载火箭、天舟货运飞船、天问火星探测器等国家重大专项提供有力保障。
李文静每年都针对科研生产要求和人员特点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在团队内部形成“共享、启发、成长”的良性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先进材料技术和前沿动态分享,引导团队成员多方位发散思维突破技术瓶颈。她带领的先进热防护材料研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12项、集团级课题7项,摘得科工集团历史上首个中国专利金奖,成功入选航天科工集团首批“科技创新平台”并获评三院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同时涌现出中国科协“青托”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众多创新精英,以及一大批型号技术骨干和多名中层管理人员。
初心不改显风骨,热爱可抵岁月长。这就是李文静,为中国梦、航天梦、强军梦的实现贡献智慧与力量。
王静
用担当诠释忠诚 用温情守护百姓
■ 王静
王静,丰台区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扎根一线刑事审判岗位10年,成长为扫黑办队伍中的“尖刀队员”。她带领扫黑办专班党小组用心用情用责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
王静创新“一抓一落一深入工作法”,把扫黑办打造成最硬核的战斗堡垒。草拟《丰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3联动协作机制》建议稿,为全区专项斗争开展提供决策参考,助力丰台区成为全市首个搭建公检法联动协作长效机制的辖区。创新性提出“治乱”案件的范围,获得区政法委、市高院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可复制的基层经验10余项,在北京法院系统被推广运用。撰写北京法院首个《关于依法严惩涉疫情防控刑事犯罪的工作意见》并配套近2.5万字的理解与适用解析,为服务疫情防控大局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王静作为妇女维权合议庭审判长,有力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犯罪,探索开展女性被害人心理帮扶工作。在专项斗争中,推动扫黑办党小组协调全院党支部联动。协助全院10余个党支部深入王佐镇、长辛店镇等全区8个街乡、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她逐个回访线索举报人,为群众讲解法律规定,争取最大限度获得群众的认可。
王静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一等奖、二等奖。她创新性提出速裁案件办理三原则,撰写速裁案件裁判文书范式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一等奖、北京市特等奖,实现了该院多年来一等奖零的突破。10年来,她累计撰写调研、信息、论文共计100余篇,累计字数达20余万字。受邀为全国法官助理示范班授课,担任北京工商大学社会实践导师,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人才库指导教师。“每一次法槌都问心无愧,我希望在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都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和正义。”王静说。
向全区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 图/文 北京市丰台区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