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花乡,很早以来就有丰台十八村之泛称,这是因为丰台东南的大片农村,算来有十八村之多,以生产花木为业。有茉莉、玉兰,是二次熏制茶叶和贵妇佩戴之物;有专门经营直接入药的石斛、薄荷……在春王正月到来之前,花农已将迎春、牡丹、腊梅等珍贵花木送入宫廷了。自然的水土,给花木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赢得了“丰台芍药甲天下”的美誉。著作《日下旧闻考》的清人朱彝尊诗云:“山田围辋水,左右出丰台。是日孤亭坐,繁花四面开。”面对车辋般的水渠,坐在田间的小亭,收入眼帘的是那无边无际的繁花,文人墨客置身于此,流连忘返,怎不振笔抒情?但也有诗人记下了种花人和卖花人的辛苦,金华方元鹍的诗就有“丰宜门外丰台路,花担平明尽入城”的句子。
本期选登《丰台风情咏》中有关丰台花乡花的诗句。
花担平明尽入城
作者:方元鹍
婪尾春开巷陌晴,红腔听过一声声。
丰宜门外丰台路,花担平明尽入城。
来源:《北京风俗杂咏·铁船诗钞》
[注释]
丰宜门:金建都北京时名中都,中都南门有三:左景风,右端礼,中曰丰宜门,在丰台之东。一说丰台之名即源于“丰宜门”。另一说丰台之名源于金韩昉别墅“远风台”。
草桥
作者:查嗣瑮
草桥十里百花妍,只有幽兰种不传。
生长山中畏尘土,托根谁羡帝城边。
出窖花枝作态寒,密房烘火暖催看。
年年天上春先到,十月中旬进牡丹。
来源:《宸垣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