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张妍)在近期持续开展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中,东铁匠营街道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综合服务站“党建+治理+服务”优势,发动网格员、楼门长、志愿者融入安全“主战场”,担任预警“吹哨人”,街道社区随时应哨迅速处置,凝聚合力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宋庄路第三社区友谊医院宿舍是一片房龄超50年的老旧平房区,随着基础设施使用年限的增加,持续性的关注和维护显得尤为重要。居民王根枝是这里的老住户,也是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居民自治的志愿者。最近,他又主动承担起安全“吹哨人”的任务。
前不久,王根枝给社区打来电话:“顺三条东口的电箱破了,里面的电缆和部件都裸露在外,有漏电的危险。这个位置人来人往,还常有幼儿园的孩子路过,得赶紧处理!”接哨后,社区迅速向街道城乡管理办公室报备,并立即联系供电局报修,当天晚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就带领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对电箱进行了修补和加固。吹哨人和应哨人精准配合,让街坊们连竖大拇指:“当天说,当天办,这个效率不一般!”
在嘉顺园社区南三环东路8号楼,电动车棚堆物成了居民志愿者潘大姐的一块心病:“车棚里时不时就会出现废旧纸箱等大量废品,都是易燃物,不但妨碍居民正常使用公共充电桩,万一有火情,生命财产都会受到威胁。”潘大姐来到居委会,反映电动车棚里有人积攒存放废品的问题。接哨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核实,制定初步清理方案,并向街道办事处报备;联合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消防支队、安全检查队、社区民警对该充电车棚开展专项整治,清理被废旧物品占据的车棚空间20余平方米,同时维护修理车棚内6个电动车充电口,对消防设施及线路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电动车公共充电场所安全。
家住宋庄路第二社区横三条15号楼的居民志愿者宋敬华近期密切关注楼内消防和电力设施维护情况,没事就在楼内楼外转转,提醒邻居们规范充电、提高防火意识。这天刚出门,宋敬华就闻到楼道内有胶皮烧焦的气味,迎着窗外透进的光线仔细一看,还有阵阵轻微的白烟。宋敬华心里一紧,立刻拨通社区电话反馈情况,同时匆匆爬上五楼开始逐层向下检查楼道里的电箱,敲门询问邻居家里是否有异常情况。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与安全员赶往现场处置,经过仔细排查,发现一层的配电箱内电线老化导致短路,虽然还没有明火发生,但是电线胶皮已经焦糊,再耽搁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发生断电甚至火情。社区采取暂时断电措施,并联系物业维修人员更换老化电线,并于当天对同楼所有电箱进行了一轮排查维护。边吹哨预警、边处理险情,心明眼亮、反应迅速的“吹哨人”让一起火灾隐患消除于无形。
据了解,东铁匠营街道社区治理综合服务站通过“1+5+N”体系建设,以党建引领街道各部门及执法单位联合建立起力量强大、反应迅速的应哨队伍;超过1800名网格员、楼门长、居民和党员志愿者成为安全吹哨“N”力量的一员,全时段活跃在平房小巷、小区楼门,在生活场景和邻里交往的细微处发现风险隐患,全民协力守护家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