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在群众体育赛事、竞技体育赛事以及冰雪赛事方面,已形成较为丰富的体育赛事体系,同时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通过调研,现存在如下问题:
1.丰台区青少年体育联赛体系尚未形成,青少年参加比赛机会不充足,体育赛事在科学选材、增加参赛经验、提升市运会成绩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2.群众体育赛事目前尚未建立系统化、周期化、常态化及长效性的业余联赛体系,与满足丰台居民快速增长的参赛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体育赛事尚未与丰台区独具特色的“山水城相依,城景文交融”大山水景观风貌、“一轴一带三区十景”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充分融合互动,尚未形成特点鲜明的丰台体育赛事特色。
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青少年体育联赛与群众体育业余联赛的政策及资金引导,建立发展基础。青少年联赛首先需要发挥体教融合作用,明确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青少年联赛中的分工,教育部门负责校内日常训练与参赛组织工作,体育部门负责提供联赛发展专项资金、免费优质比赛场地及竞赛组织工作。群众体育业余联赛需要建立与体育部门、文化部门、环境部门相互融合的发展体系,共同解决资金与政策落地问题,合力打造丰台区特色全民健身品牌体育赛事。
2.建立青少年联赛体系,打造首都体教融合典范。建立足球、篮球、田径、羽毛球、飞盘等传统及新兴体育项目的青少年联赛体系,形成每个单项每月1场,每年10-12场的比赛频次,以赛代练,为科学选材拓宽渠道,让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对抗中提升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注重联赛发展质量,提升参赛观赛现场氛围体验,在增加青少年参赛的荣誉感、体验感的同时,也不断积累赛事经验。建立宣传及直播体系,扩大丰台区青少年体育影响力。
3.打造丰台特色群众体育业余联赛。加大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围绕丰台区“山水城相依,城景文交融”的城市大景观与“一轴一带三区十景”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发展路跑、徒步、定向、自行车、铁人三项、飞盘、雪合战(打雪仗)、水上项目等户外休闲、时尚新兴的体育项目联赛,每个项目每月1场,每年10-12场,吸引年轻群体及家庭群体参与,增加丰台区群众的获得感。着重建立赛事体验及消费场景,通过展现比赛场地特色,融入丰台商务、戏曲、京味、生态等元素,打造赛事节庆氛围,拉动体育消费,有效落实丰台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群众体育联赛品牌,同时陆续恢复彩色跑、国际铁人三项赛等规模大、群众参与度高、社会效益好的体育赛事品牌。
4.建立联赛社会化运营机制。引入专业体育赛事运营机构,做好青少年体育联赛以及业余体育联赛的运营、服务与品牌宣传工作,营造文化氛围及消费场景,提升联赛管理水平,促进联赛可持续、长效化发展。
(提案者信息:王颖彦,致公界。丰台区政协委员、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综合事务管理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