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我要把丰台吃了吗?那绝对不会,我没有那么大的嘴,也没有那么大的胃。但丰台当真是可以品尝的,有联云:“邀明月做东,桂酒一杯,好向卢沟赊锦句;携清风赴宴,花香几许,长从永定赋新篇。”与明月清风一起把酒问盏,品卢沟风月,是何等的风雅和惬意,到此你还能说丰台是无味的吗?
我气管不好,一次得知红肖梨煮水喝对气管有好处,就像在黑夜里看到了光明,恨不得马上买到,可是转遍了自由市场和水果商场都没有。有人指点:你到位于丰台的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看看,兴许有。
我去了。凡是我们能够叫得上名字的蔬菜瓜果,那里都有,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像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小山,谁知道红肖梨淹没在哪儿呢?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我既兴奋又惊奇,它色泽红艳,单凭外形来说,不像是梨,却更像苹果。摊主介绍说:红肖梨产自密云的大山里,要不是有这么个批发市场,梨藏在深山人不识,哪儿卖得出去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哎呦,那叫个酸呀!差点让我倒了一嘴牙!
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于1988年,是京城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我幼年时住四合院,只要一户人家做了好吃的,就会满院子飘香,一起跟着“精神会餐”,而丰台新发地果菜批发市场,却是实实在在的香满北京城啊!所以无论我们在京城哪个城区生活,谁敢说没有品尝过丰台的味道呢?
味道有酸甜苦辣,那么你若问丰台有苦味吗,我会肯定地告诉你丰台不但有苦味,并且那份苦涩曾让中华民族难以下咽!那就是让我们世代不能忘怀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寇以丢失一名人员为借口,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是北京进入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日寇一旦侵占卢沟桥,华北也就危在旦夕,小鬼子在卢沟桥的第一声罪恶枪响,妄图侵占中华的毒蝎心肠便昭然若揭。一旦让其得逞,堂堂中国人就成了亡国奴,将会失掉国格和人格,还有什么苦比这丧国之苦更苦涩呢!
守卫卢沟桥的国民党29军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抗争,一位营长这样下达了战斗命令:“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是一场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战斗,29军的武器极其简陋,士兵每人配备一把大刀,不少士兵竟然没有枪;日寇则有重机枪和轻机枪,后来甚至动用飞机、坦克和大炮。这样巨大的武器装备差距,唯有靠守桥部队的血肉之躯和拼死的精神来填补,注定战斗是惨烈的。桥上堆满了战士的尸体,鲜血把桥下的河水染成了红色,但是没有一名士兵退缩,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殉国。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幸存者王德修老先生回忆说:当日军像黄蜂似的涌上桥时,他明知道卢沟桥守不住了,仍然和战友抡起大刀和敌人展开最后的肉搏战,王德修的左手无名指被日军刺断一截,竟浑然不知,右肋又被刺中,幸被战友救起捡了一条性命。“七七事变”的第二天,远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即通电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七七事变”就是以这样的悲壮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开启了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岁月如梭,人们并没有把卢沟桥上发生的那场战争忘怀,前面提到的抗战老兵王德修说:“时至今日还经常梦到自己在卢沟桥拼杀,死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埋在他洒过热血的卢沟桥旁。”日军侵华老兵本多立太郎,在耄耋之年回忆起那段侵略历史,幡然悔悟,悔恨不已,千里迢迢从日本来到卢沟桥,在那里长跪不起。这里是他们侵华战争滔天罪行开始的地方,他以这样的方式向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谢罪,并且誓言永不再战。卢沟桥啊,就是这样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使不同的人生五味杂陈,终生难以释怀!
我来到了卢沟桥,不觉心潮涌动。当年的枪炮声似乎在耳旁响起,当年守桥部队的身影似乎在眼前跃动!冥冥中仿佛守桥的英烈对我说:我们已经尽到了责任,今天该看你们的了!我情绪难以抑制,写了如下的诗句:
今天再次来到卢沟桥畔,
心潮涌动大海的波澜;
我们要警告日本军国主义者: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崛起的中华民族呀,
要继续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牢记日本侵略者带来的深重灾难!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寇侵华的历史铁证,
中国任人宰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我们要捍卫世界和平,
捍卫人类的尊严,
永远不许那悲惨的一幕重演!
灾难与耻辱的1937年7月7日
—永远再见!
—永远再见!……
丰台是多味儿的,卢沟桥对我来说还有另一番经历,回忆起来就像品味一颗糖果。我青春时期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就是在那里留下的。卢沟桥久负盛名,古来就是燕京八景之一,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石碑就竖立在桥头;民间谚语说: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卢沟桥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上世纪六十年代照相机还是奢侈品,一次我和朋友们借了照相机,兴冲冲地骑车飞一样赶到卢沟桥,拍了几张黑白照片,高兴得像过节。
丰台的花乡也是我难忘的地方,街坊说花乡养植花卉已有几百年了,是著名的“中国花木之乡”,不知道花乡不算北京人!到了那里一看,叶绿如翠,繁花似锦,花香袭人,层层叠叠望不到边,我顿时觉得叫“花乡”屈了这个地方,叫“花海”才更为贴切。我们从那里买了福寿桐、绿萝和茉莉花,满载而归。就这样丰台的绿色就成了我家中的风景,那株茉莉花更是惹人喜爱,花开的时候,像是枝头挂着一个个小雪团儿,浓郁的香气弥漫蜗居,这也不正是丰台的味道吗!
近些年来丰台重视环境绿化美化,变得越来越美了,以薰衣草为特色的紫谷伊甸园坐落在丰台的永定河畔,充满诱人的魅力,我们的35年纪念日就是在那里度过的。伊甸园是爱情之园,7月正是薰衣草花开的时节,紫色的小花像蝴蝶的翅膀在风中摇曳,散发着阵阵幽香,走入园中,仿佛走进了紫色的云霞,也像是置身于香气瓶中,就连思绪都被浓浓的香味儿浸透了。我和老伴沿着小路向前走去,回忆起我们35年携手相伴的日子,回忆起我们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心与心更近了。蓦然发现:其实自己的爱情就像这香气四溢的薰衣草,只是久居兰室不知其香罢了。丰台薰衣草的香味就是这样融进了我的爱情生活。
这些往事像珠子一样闪亮在记忆中,丰台的味道让我的生活变得芬芳,让我活得更有品位;那一件件往事也叠加着我对丰台的印象,使丰台在心中变得崇高。是的,丰台“卢沟晓月”名扬天下,有中国月都之称;丰台碧波荡漾,流淌着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丰台万紫千红,有800年鲜花不败的花乡;丰台有千年古镇长辛店,有“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王佐乡……说起丰台,真是说不尽的丰盈,讲不完的故事。
丰台的味道啊,融汇在丰台丰厚的历史文化中和欣欣向荣的发展中,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和时代的芳香;它像京味儿中的一株茉莉花,香气萦绕,令人舒畅,令人陶醉!虽然我才学疏浅、文思羸弱,但是我也要提笔写丰台,谁叫我与丰台那么有缘呢!
■ 来源:丰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韩胜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