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佐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咱是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的呢?
彭松涛:多年来,王佐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践行“两山”理论,先后建成了青龙湖、千灵山、南宫地热博览园、绿野仙踪等一批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地区林木覆盖率已经达到63%。
近年来,我们更是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依托镇域4万多亩林地及3000多亩耕地等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科技+旅游的优势,重点打造了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怪村都市农业体验园、魏各庄洛平精品采摘园、西庄店绿野仙踪郊野乐园、佃起水稻文化农业园、西王佐农业园等一批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园区,加快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积极构建了“山水林田湖草美 绿水青山入画卷”的生态发展实践路径。
主持人:现在“休闲度假旅游小镇”已经成为王佐镇一个鲜明的标签,推进全域旅游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我们都有哪些计划呢?
彭松涛:伴随着中央民族大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等入驻王佐,地区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联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功能,打造集中连片的生态旅游产业带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按照“丰宜福台 美丽王佐”的规划定位,以打造全域旅游小镇为建设目标,我们将强化青龙湖、千灵山、南宫景区品牌影响力,突出八个中心村的村域特色。未来,我们计划将王佐镇打造成面向都市人群的微度假胜地,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综合旅游小镇的转变,实现“绿色进城”。(下转03版) (上接01版)
主持人:目前,我区正在全力加快推进河西地区发展,建设生态科技城,王佐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都做了哪些相关工作呢?
彭松涛:通过全域旅游小镇建设,我们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并主动融入河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通过今年正在开展的四大行动,进一步补短板、优环境,规划建设高品质绿色生态科技城。
一是规划先行。加快地区控制性详规修编,加快现代物流园区片区和六环东侧片区控规编制,绘制生态科技城蓝图。
二是基础设施提升。完善农村地区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合建设河西第二水厂,升级雨污水管网系统,持续拓展城市功能,有效增补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高河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全力推进地铁一号线支线前期工作、加快京良路西延、云岗西路西延等道路征拆建设及顺源路收尾工作,尽快打通断头路,推进新建道路、主干路和支路连通成网,打造便捷的路网交通体系。
三是产业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单一优势产业向现代生态科技城方向的蝶变。主动对接航天二院304场、航天三院等产业资源,引入水下机器人、航天高速飞车等项目,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航天航空、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快推进南宫、千灵山、青龙湖三大活力中心建设。
四是合作共建。通过前期对重点企业的一对一走访工作,我们遴选出31家发展合作伙伴,携手启动发展伙伴计划。通过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包工作机制,统筹各项政务资源向重点发展伙伴倾斜,致力在党建、医疗、教育、文化、政策咨询等领域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积极引导伙伴企业引入上下游产业,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政企合作的“双向奔赴”。
主持人:围绕倍增计划和伙伴计划的要求,王佐镇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彭松涛:我们将牢牢遵循“生态科技城”的发展定位,做好产业空间布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合作发展的力度和广度。
一是夯实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将党建平台建成合作发展的广阔舞台,汇聚合作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利用党建协调委员会和“双报到”制度,与辖区内各单位深入交流,形成群策群力、共助共建的新型党建局面。
二是继续携手镇域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联盟,镇领导、科室负责人与发展伙伴“手拉手”形成“一对一”服务联系,提升精准服务企业的水平。建立全方位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为合作伙伴干事创业保驾护航。
三是优化完善“王佐镇招商地图”小程序,从产业导向、空间资源、公共配套、交通系统等政企服务融合汇聚,智慧化服务企业投资,共谋区域长远发展大局。
未来,王佐将秉承“五气”精神,搭建政企合作发展新高地,辐射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不断扩容合作发展的“朋友圈”,汇聚河西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高品质绿色生态科技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