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魏倩)依托绿水青山,铺设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发掘自身资源,打造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科技的蜕变;组建发展伙伴联盟、携手镇域企业共谋发展……2023年上半年,丰台区王佐镇内外兼修,一方面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进全域旅游小镇建设;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政企合作平台,吸引更多的高新产业落地生根。这是王佐镇充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倍增计划”和“伙伴计划”,主动融入河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也是其在“两山”理论指导下,打造生态科技发展新高地的有力探索和尝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两山”理论引领高质量发展
王佐镇地处丰台区河西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融山川、丘陵、林地、平原、河流与湖泊,地形地貌独特,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王佐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践行“两山”理论,先后建成了青龙湖、千灵山、南宫地热博览园、绿野仙踪等一批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地区林木覆盖率已经达到63%。
千灵山曾是赫赫有名的石灰产地,附近的村民“靠山吃山”,导致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受损严重。通过山体修复和生态治理,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森林公园,绿植覆盖率由1999年的5%增加到目前的95%,成功地将灰窑废墟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景区。
王佐镇西庄店村位于千灵山脚下,在“两山”理论指引下,加强林地养护管理,坚决守护好区域绿色生态空间,在充分保障村民利益的基础上,盘活和利用农村土地空间资源,将绿色资源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出绿野仙踪郊野乐园、向阳花公社等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100余万元,解决了村民就业,带动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优化布局,塑造品牌
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小镇建设
王佐镇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受规模、品牌、配套等影响,旅游产业附加值还不高、产业效益与村民期盼及区域长远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王佐镇政府将全域旅游小镇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力争通过整合资源、产品,强化青龙湖、千灵山、南宫景区品牌影响力,突出八个中心村的村域特色,发挥集聚效应,打造拳头产品,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综合旅游小镇的转变。
为了完善产业发展链条,加快旅游品牌树立,2023年上半年,王佐镇以“农文旅倍增追赶,人大代表在行动”为主题,多次组织区、镇人大代表到镇域旅游园区开展经济发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园区各项重点工作建设运营情况,交流心得、建言献策,共同探讨下一步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5月19日,在第13个“中国旅游日”当天,王佐镇参与了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主题为“精彩北京 畅游京城”的北京分会场活动,并在“文旅惠民产品展销区”设立“丰宜福台美丽王佐”农产品推介与旅游景点讲解展台,迎来了大量游客驻足询问,为王佐向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紧抓机遇,主动融入
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科技城
根据《河西地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丰台区正全力加快推进河西地区发展,建设生态科技城。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佐镇主动融入河西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逐步实现由传统单一优势产业向现代生态科技城方向的蝶变。主动对接航天二院304场、航天三院等产业资源,引入水下机器人、航天高速飞车等项目,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航天航空、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快推进南宫、千灵山、青龙湖三大活力中心建设。
同时,完善农村地区水电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合建设河西第二水厂,升级雨污水管网系统,持续拓展城市功能,有效增补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高河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能力;全力推进地铁1号线支线前期工作、加快京良路西延、云岗西路西延等道路征拆建设及顺源路收尾工作,尽快打通断头路,推进新建道路、主干路和支路连通成网,打造便捷的路网交通体系。
合作发展,筑梦未来
发展伙伴联盟助力王佐“倍增追赶”
“今年发展计划是如何规划的?”“企业节后复工情况如何?”“还需要我们提供哪些服务?”近年来,王佐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关心企业发展,积极做好企业服务。2023年上半年,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区分片逐步深入镇域内重点财源企业进行走访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业务方向,并认真倾听企业后续发展诉求,讲政策、引活力、优环境、提服务,打牢“倍增追赶”地基。
同时,为全面落实丰台区委区政府“发展伙伴计划”的目标要求,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推动实现生态科技城的战略目标,今年6月,王佐镇正式启动了发展伙伴联盟,携手镇域31家企业代表、协会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筑合作平台。
会上,王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国强列出“王佐镇发展伙伴联盟企业服务清单”,表示要通过统筹党建、医疗、教育、文化、政策咨询等各领域的政务资源,让发展伙伴更好享受政府服务。同时,镇党委、政府的每位领导也将按照“面对面”原则,与发展伙伴“手拉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服务联系,不断凝聚共识力量,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发展质量。
王佐镇档案
王佐镇位于区境西部。东北至北官镇,东南至房山区长阳镇,西南隔青龙湖(原崇青水库)至房山区青龙湖镇,西北至门头沟区永定镇。面积62.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5万人。王佐地名在清初即存在,清康熙年间《房山县志》即有东西王佐村记载。相传此处原称屯里,旧有贝勒王坟,贝勒王在选择墓地时取辅佐帝王之意,定名为王佐。1961年建立人民公社时,即以王佐命名。
1949年10月至1958年4月,王佐地区各村分属河北省通州专区良乡县。1958年6月,撤销良乡县建制,王佐地区由良乡县划归北京市丰台区管辖。同年8月王佐地区魏各庄、南岗洼与张郭庄、赵辛店、长辛店成立长辛店人民公社。1959年10月,长辛店人民公社命名为长辛店中捷友好人民公社。1961年7月,长辛店中捷友好人民公社一分为二,一是张郭庄、长辛店两个大队组成长辛店中捷友好人民公社(长辛店人民公社),二是魏各庄、南岗洼两个大队组成王佐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改为农村办事处。1984年建乡,设乡人民政府。2001年乡改镇。2000年10月,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小城镇。2002年8月被列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北京市33个小城镇中唯一的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区委党史办 供稿
休闲农业促进“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
近几年,王佐镇依托镇域农业资源、旅游资源、林地资源和文化资源不断创新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相继建成了佃起村金岗农业园、南宫农耕文化体验园、怪村都市农业体验园、魏各庄村洛平精品采摘园、西庄店千灵绿谷农业园、绿野仙踪郊野乐园、西王佐农业园等一批集农业观光、休闲采摘、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农事生产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了王佐镇特有的都市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乡村产业在转型中的新发展。
王佐镇休闲农业体系具有生态农业资源丰富、旅游体系成熟完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出行便捷、休闲农业园区特色鲜明等特点。全镇共有8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具有独特的休闲农业园区。
王佐镇佃起村金岗农业园举办佃起“插秧节”;金岗农业园每年10月开展京西稻开镰节,从“掰棒子、做窝头、拾稻穗”到“吹糖人、爬谷垛、钓螃蟹”……南宫村以地热、温泉资源著称,南宫地热博览园、泉怡园分别为北京市休闲农业5星级园区,是集现代农业、温泉健身养生、地热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
成熟休闲农业景区;魏各庄洛平精品采摘园培育了十余种优质果品,并连续开展数年以草莓节、樱桃节、丰收节为主题的采摘活动等;怪村都市农业体验园每年开展两季京西花海节即春季油菜花海节及夏季向日葵花海节,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表演;西庄店绿野仙踪郊野园、向阳花公社京郊田园特色明显,是以农业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为特色的综合类农事劳动体验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休闲方式,不仅为城市居民休憩度假提供良好的选择,还促进了“农业+”的多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产品供给和旅游消费模式。
据了解,下一步,王佐镇将立足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位,依托山水林田湖泉的生态自然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将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同全镇的各项发展进程相结合、同王佐镇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以打造“北京市乡镇级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绿水、青山、田园为基底,以温泉、运动、养生为特色,以文化创意为亮点,全面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丰台地名故事
辅佐帝王之意 定名为王佐
据《王佐镇志》记载:“王佐地区及周边地界曾有春秋战国、两汉、隋、唐、辽、金、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墓葬被发掘,出土大量文物,证实该地界很早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或举办殡葬祭奠活动。王佐原称屯里,是清道光皇太子墓,旧有贝勒坟。贝勒王在选择墓地时,取辅佐帝王之意,定名为王佐。”
《丰台地名探源》记载“王佐镇”因原来的驻地“西王佐”得名。1961年从长辛店人民公社划出一部分成立王佐人民公社,1983年建立王佐农村办事处,1984年改设王佐乡,2001年改为王佐镇,其后驻地由西王佐迁到南宫9号。康熙三年《房山县志》记载,县治东北三十二里有“王佐”;《光绪顺天府志》说:房山县东北“四十里北公村、王家庄、西王佐东王佐……”由此可见,作为聚落的“王佐”形成与命名的时代至少应在明代。大约在清朝后期,才分解为相距不足1公里的“东王佐”和“西王佐”。《地名志》记载:西王佐“旧有贝勒王坟,相传贝勒王选墓地时,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头枕侯家峪,手扶东西王(佐),脚踩南北公(村)。取其扶佐帝王之义”。这个解释显然与村落出现的年代不符,可以作为民间文学来看待。此外,清代的“贝勒”与“亲王”“郡王”是不同等级的爵位,《地名志》也混为一谈了。“王佐断臂”是《说岳全传》等文学作品里著名的故事,虽然在民间影响很大却于史无征,作为聚落名称的“王佐”显然与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无关。宋代至明代大大小小的名人至少有七八位叫作“王佐”,但他们的活动地域都与今北京地区无关,同样不可能成为村落得名的依据。从地名的语词含义推测,它或许来源于村落形成初期某个居民首领的名字。总体来看,这个名称的语源至今还显得模糊不清,有待我们继续探寻。
■ 来源:《丰台地名探源》《王佐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