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冯振)打造商业航天、未来食品、智能应用等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校地战略合作人才智库,构建“一轴、一园、三特色产业、一门户站点”的“1131”产业发展格局……8月28日上午,和义街道召开“和美与共,义道同辉”地区“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大会,汇聚38家企业、5所高校、16家委办局、12家共建单位共谋合作促发展。此次大会,和义街道发布31项街道级服务包清单、50项街道级城市场景机会清单,与5所高校相关部门、学院建立人才对接机制,与辖区55家单位成立“和义街道合作发展战略联盟”,进一步培育功能性街镇力量,做好南中轴腾笼换鸟“大文章”。
构建“1131”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商业航天、未来食品、智能应用等科技创新高地
和义街道位于南中轴地区,辖区面积6.78平方公里,以中轴线为骨架,东西对称布局,北依首都商务新区,南临航天一院。全域位于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范围内,传承皇家苑囿历史文化脉络,生态环境优越,辖区绿化率近70%,呈现开窗见景、生态会客场景。辖区交通便捷,南北贯穿南苑路和地铁8号线,途经12条公交线路,北侧直抵南四环,东西向通久路即将贯通。
“近年来和义街道立足南中轴生态轴、文化轴和发展轴功能定位,探索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构建‘一轴、一园、三特色产业、一门户站点’的‘1131’产业发展格局。”和义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博涵介绍,“一轴”是指以南中轴发展为引领,落实服务首都功能,布局国家文化展示、文化交流片区,展现南中轴文化风貌。“一园”是指展望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远景规划,探索发展以绿色生态为基底的文旅、休闲、低碳产业,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三特色产业”是指加快培育和发展辖区特色产业,包括航天科技成果商业转化、未来食品和合成生物技术、智能应用产业研发创新技术。“一门户站点”是指以和义地铁站为门户站点,在400-800米半径内建设绿色交通系统、城市客厅、连续慢行系统、特色文化风貌,打造活力示范街区。
如今,原来的五金机电城、北方世贸鞋城、棉布辅料市场等人声嘈杂、环境脏乱的批发市场商贸业态,已逐渐转型成为拥有航天、科技、食品等的综合创新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三特色产业”的打造也有了初步的成果。依托和义科创产业园,打造航天科技成果商业转化首站承接地,加强与航天一院对接,开展航天科技、智能装备等企业的孵化,培育以商业航天为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推动天兵科技等商业航天企业“爆发式增长”。建设首农发展科技创新园区,打造未来食品产业和合成生物技术孵化地,依托首农食品集团等优势资源,聚焦细胞培育肉、替代蛋白技术等食品科技领域,致力打造“空间运营+专业服务+孵投联动”特色创新科技产业园区。支持突破数字技术创新园发展,打造智能应用产业研发创新培育地;聚焦智能遥信、遥测等,加快集聚一批智能控制系统、智慧城市等智能应用领域创新企业,助推区域数字经济创新升级。
建设校地合作人才智库
集聚高校资源,助力重点产业发展
为加强校地合作人才智库建设,和义街道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5所高校的相关部门、学院建立了人才对接机制,践行“欢迎学子回家”活动,激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智力资源。
据介绍,7月10日,丰台区与8家在京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启动“欢迎学子回家”系列活动,和义街道同日与清华大学签订党建共建合作备忘录。8月中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科学院的博士、硕士学生组成清华赴和义街道实践支队,于暑假期间来到和义街道,围绕接诉即办、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联合开展理论宣讲和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为解决基层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现青年人才培养与基层治理创新双向赋能促发展。
此次大会,和义街道围绕地区主导重点产业方向,与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进行人才合作,在党建共建、商业航天、未来食品技术、南森公园建设、优质社工培养等领域建设人才智库,招揽“学子回家”,助力辖区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
成立“和义街道合作发展战略联盟”
发布50项首批街道级城市场景机会清单
大会现场,“和义街道合作发展战略联盟”成立,涵盖地区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区域化党建共建单位共55家单位,搭建起产业发展、行业孵化的平台。
为充分发挥“服务管家”作用,和义街道在会上发布第一批街道服务包清单和城市场景机会清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各层次人才的发展动能,凝聚地区发展合力。
“第一批街道级服务包清单共31项,明确服务事项、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为辖区企业提供党建、市监、税务、招商、教育、文化和医疗等方面的咨询解答和服务指导,对服务包清单实行动态管理,辖区企业有需要,街道‘随时在线、即刻响应’。”和义街道办事处主任武岩磊介绍。
据了解,首批街道级城市场景机会清单共50项,包括城市场景空间资源清单、城市场景需求清单、企业能力清单和企业协作清单四大类,着力推进城市场景具象为城市机会,建立供需良性互动机制,提供更多资源共享、合作发展机会。其中,城市场景空间资源清单10项,涵盖孵化器、商业办公、双创载体、文体娱乐等空间资源,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城市场景需求清单7项,涵盖地铁站周边整治提升、环境治理、充电设施建设、社会服务中心运营等项目,预估总投资1115万元;企业能力清单16项,涉及10家企业,涵盖航天运载发射、智能仓储物流、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企业协作清单17项,涉及7家企业,提供264个实习和就业岗位。
街镇档案
和义街道
和义街道位于区境东南部。北至南四环路,东至大兴交界(东里小区围墙、锦苑小区围墙、在建民政局项目院墙、六合庄断头路、庑殿路、德贤路、丰双铁路、大兴界碑),南至大泡子围墙、小龙河、铁路、松林庄路、大红门南路、龙和路、南苑路、酒场路,西至槐房路。面积6.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万人。该地在元、明、清三代为皇家苑囿的一部分。清末因庚子赔款,清廷出卖官产筹集银两用于赔款,土地被某官僚购买,雇工经营,名和义庄。和义庄原有土地700余亩,1949年后土地归人民政府所有,开办农场,称和义农场。1950年,土地扩大至3000余亩。因为和义农场,故和义作为地区名存在。
原为大兴县辖区,北京市农场局南郊农场在此设有和义农业实验场站。1995年11月1日,为安置原崇文区、宣武区因旧城区改造需要迁出的居民,由丰台区政府负责管理和义小区。1998年12月31日,成立和义街道办事处,机构驻南苑北里。1999年2月14日,和义街道划归丰台区。2010年9月,大红门街道的久敬庄社区划归和义街道。2021年5月,丰台区行政区划调整,原南苑乡大红门锦苑一社区、大红门锦苑社区划归和义街道。办事处驻地为南苑北里一区2号。
辖区多层楼房住宅区有和义东里小区、南苑北里小区、和义西里小区、久敬佳园小区、大红门锦苑小区 5 处,其余为平房住宅区,主要为嘉禾庄、松林庄、东地、窑窝村等。域内有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傅子范墓。辖区单位主要有绿宝油厂、大红门粮库、突破电气、万泽龙快递、和义科创产业园、佳乐驾校、景辉和逸酒店、南苑供电所等。教育机构有和义学校、和义小学分校、北京光明小学和义校区、北里艺术幼儿园、桃李芳园艺术幼儿园、金贝德幼儿园、义和双语幼儿园。辖区为永定河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小龙河从域内流过,大泡子在其境内。
■ 区党史办 供稿
丰台地名故事
和义,取和睦仁义之意
在丰台、长辛店、南苑三个街道以及南苑乡范围内,清末民国时期形成的许多街巷或村落,在命名中带有仁、义、礼、德、善、顺、寿、敬、和等字眼,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与道德观念的影响。1949年以后,传统文化的命运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起伏不定,地名中的这类语词被视为旧社会的痕迹,往往以它们的同音字或近音字替代,而改造之后的地名语词有些显得生硬不通,到1980年前后又恢复了原名。在这个意义上,地名语词的变化成了时代政治的晴雨表。
清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南苑地区遭到严重破坏。1902年朝廷在南苑设立垦殖局,把无力修复的皇家囿苑对外招佃耕种,由此出现了一大批地主庄园。日后在这些庄园基础上形成的村落,大多沿用了语词文雅的庄园之名。在南苑机场以北,1996年筹备、1998年底成立的“和义街道办事处”,其管辖范围此前隶属大兴区,名称来源于清末南苑放垦后形成、取和睦仁义为名的村落“和义庄”。1949年后,北京市农场局在此设立了“和义农场”。1995年前后开始兴建和义住宅小区,安置原崇文区、宣武区旧城改造迁出的居民。1999年2月,和义地区正式划归丰台区管辖。
■ 来源:《丰台地名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