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人们常把艾滋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提起艾滋病许多人都会觉得恐慌,那么面对艾滋病我们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又应当如何应对?
艾滋病: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和乳汁中。
但是,也不要“谈艾色变”,因为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关于艾滋病,这些症状需警惕
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 上述①和②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如下: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潴留、肠梗阻等。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3种传播途径分别为:1. 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2. 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3. 血液传播(最危险的一种):①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②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③通过使用被污染的医疗器械而被感染,如牙科器械、手术器械等;④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须刀、牙刷以及纹身、纹眉等美容器械等。
除了以上三条外,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艾滋病还有其他传播途径。所以正常生活、工作、娱乐、运动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
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是不能传播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在蚊虫体内也不能生存,因此,艾滋病不能通过蚊虫途径传播。艾滋病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预防和减少感染。
目前,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性传播,包括异性性传播和男性同性性传播,因此,预防艾滋病最主要的措施是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从危险程度来看,以生殖器-肛门性交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最高。无论发生男性同性行为还是异性之间的性行为,一定要坚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
关于艾滋病治疗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复制即开始,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就会发生,及早接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能降低上述损害的发生机会;及早治疗的病人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免疫功能保持正常水平,感染者预期寿命可以接近正常人。而且,服药抑制了病毒复制,能够帮助维持CD4细胞水平,保持较好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需要终身服用,未经医生允许随意停药容易使身体产生耐药性。一旦感染艾滋病并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就需要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定点定量规律服用。随意停药容易使身体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