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在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倍增发展的内生力量、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哪些创新突破?
曲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以来,我们建立了“先锋人社”三年行动计划,与“倍增追赶、合作发展”同频共振,让产业主体、合作伙伴、人民群众拥有更加满意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倍增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创新突破上有几点做法和考量。
就业方面,致力于打造大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市、区、街镇“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就业服务体系,依托“丰台就业综合服务平台”一张网,建立数据互联、协同共享的服务机制。建立丰台区就业创业联盟,构建一体化就业创业市场,支撑和服务“2+4+6”产业体系。我们计划3年内建成6家高质量“人人就业职业指导室”,进一步细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末端支撑;到2025年,实现就业形势持续平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力打造全链条社会保障服务。全国统一的社保新系统已经上线,我们结合新系统上线全力推动“互联网+社保服务”,推动更多审批事项“一次办理”“一窗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办成事。前不久,“社银一体化”试点工作已在我区落地,“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初步建成。我们计划到2025年,实现以信息化、智能化撬动社会保障领域改革,提升社保领域服务水平便利化、全域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为智慧、更为便捷的服务。
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我们将从“强联动、重源头、重治理、速调裁”几个方面入手,坚持源头预防,探索实施在施项目精品工地推广机制,联动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站,打造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前哨站。坚持资源整合,协同联动,建立劳动关系类诉求联合受理运行机制,构建多元调解新格局,守牢护薪维权的底线。计划到2025年,形成护薪维权体系更加完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和化解机制更加健全、劳动者依法维权途径更加畅通的工作格局。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先锋人社”三年行动计划,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曲峰:人力社保工作千头万绪,关联性和业务性都很强,涉及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先锋人社”体系的创建目的正是基于此,希望通过发挥品牌的辐射效应,激发人力社保工作者的整体活力,人人争做先锋,人人能做先锋,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社保服务。我们打造了“先锋人社”品牌矩阵,在5大工作领域建设5大先锋品牌,不断培育多个分支品牌,形成“1+5+N”品牌体系。绘制了三年行动计划蓝图,推进12项先锋工程,明确了113项任务清单,实现人力社保业务规划统一、体系统一。
主持人:我们在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上从哪些方面发力?
曲峰:我们主要在“一引一育”上下功夫, 首先是“引”。我们立足服务保障“2+4+6”产业体系,紧盯高精尖产业、“卡脖子”技术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聚焦链长单位、发展伙伴、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实现精准引才。其次是“育”。我们实施了博士后工作站启蒙行动,帮助具有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潜力的企业做好建站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24个,计划到2025年达到30个。我们建立丰台区博士后人才目录,对在站人员成长进行定位跟进,提供政策倾斜和服务升级,对已出站博士后成长情况跟踪了解,促进人才回流。在技能人才培育上,大力实施“金蓝领”培育计划,举办“匠技丰台”技能竞赛,支持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首席技师、首席员工培养。我们还出台了丰台区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19条措施,挂牌成立了人力资源产业园,吸引“头部”人力资源机构入驻,从长远谋划人才储备和发展,增强人才保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主持人:我区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曲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流动配置、激发人才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建设正是希望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拓展业态、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本土骨干企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专业型的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载体。
主持人:请您再介绍一下促进人力资源产业发展19条措施的情况。
曲峰:目前,我区经济发展强劲,人才需求旺盛,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成长,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已超过200家,总量位居全市第4,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在服务领域、服务内容及社会贡献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结合我区发展现状与实际,我们制定了丰台区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19条措施,希望通过政策引领,扩大行业规模,新增重点企业培育壮大、创新发展、品牌打造、规范管理等特色措施,引导、规范、助力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有效发挥人力资源产业在区域人才聚集、促进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