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高玉香)近日,方庄街道在芳城园三区社区开展了一次充满色彩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活动以“变废为宝—厨余扎染”为主题,共20组亲子家庭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来自方庄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的5名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收集“纸基包装盒”过程中的经验。同学们现场向活动参与者分享了自己处理牛奶盒的过程,详细讲解了金属、塑料、纸等不同材料的正确投放,有了榜样的带动,现场的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每天处理牛奶盒,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
紧接着,活动讲师汪老师在两位来自十八中的志愿者刘依诺、宋思潼同学的协助下,为大家展示了一些神奇的小木棍,木棍在水中加热后,水都变为了紫红色,现场的小朋友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的声音,汪老师告诉大家,这个是一种叫“苏木”的植物,可以将布料染成粉红色,老师又教大家怎么用木棒、珠子、扣子、皮筋等物品进行布料扎染,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孩子和家长们都忙碌了起来,有的直接捆扎、有的细心折叠,用心设计自己的作品。
捆扎好的作品被放入了染缸,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染布的过程如此有趣。刚开始是淡粉色,然后是深粉色,汪老师表示如果再放入助染剂,还能变成玫红色。在等待染色、漂洗的过程中,汪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另一种染布的方法“蜡染”,通过《蓝花坊》的故事,孩子们认识了能染出蓝颜色的兰花草和非遗传统手工的发展。
活动中,汪老师向大家介绍,我们身边很多看似没用的厨余垃圾都是可以被再次利用的资源,例如紫色洋葱的脆皮可以染出漂亮的绿颜色,家里的栀子花果实可以染出金黄色。
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们纷纷承诺,愿意从小家做起,主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让可以被再次利用的生活垃圾能够有效地循环,共同守护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