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史莉)聚焦群众凝聚力构建自治共同体、聚焦社会号召力构建情感共同体、聚焦发展助推力构建熟人共同体,南苑街道着力推进党建引领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构建“三大共同体”,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居民自己做起了小区“美容师”
原先,南苑街道诚苑社区诚苑南里小区2号楼和3号楼“违建成灾”,居民窗户根下的“篱笆圈”严重影响小区环境和消防安全,由此“小篱笆”还成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如今,这里大变样,居民由绿地“侵占者”变成维护者,社区增绿面积大幅提升,社区在环境治理工作中,持续向居民传递“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思想,制定《诚苑南里居民绿地认养维护公约》,居民们不仅主动找到社区要求拆除违建,还争相提出认养绿地,既加快了拆违速度,也让居民自己做起了小区“美容师”,拆违后的绿地如何管护如顺水推舟一般迎刃而解,并通过“最美微花园评选”、花卉栽种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吸引了更多居民成为“护花使者”,实现了“社区的事让居民做主”。
南苑街道积极搭建多元共治的“舞台”,把“治理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通过成立党建联席会、组建地区商会、“居民领袖进网格”、“圆桌会议”、“居民议事厅”等方式,激活辖区共治共建“细胞”,推动辖区各成员单位踊跃参与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推进辖区共驻共建。
铺就服务群众的快车道
南苑街道依托同心圆大党建格局,17个社区(村)“两委一站”、229个社会组织、459个居民小组与社区居民之间,围绕“共同需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建“朋友圈”“服务圈”“议事圈”,针对综合整治、治安维稳、军地共建、环境治理、民生服务等公共议题,整合优势资源,主动出谋划策,互助协作培育社区温情,增强社区凝聚力,营造“社区大家庭”温馨氛围,将熟人变为家人。
邻里和睦、小区管理有序、党员带头参与便民服务……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变“总动员”,释放1+1>2的叠加效应,在南苑街道阳光星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启动“社区吹哨、物业报到”工作机制,将社区工作例会作为“物业报到”的平台,推动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破解小区管理难题,畅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社区居民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凝聚力和融合度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社区党委引领社会单位,把力量凝聚在一起,在一次次为民办实事中,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了“资源共享、联系密切、信息互通、协同发力、齐抓共管、共促和谐”的工作格局,铺就了服务群众的快车道。
150个文体兴趣组织 居民很有归属感
南苑街道17个社区(村)以街巷胡同、楼门栋为单位,建立459个居民小组,采取“抱团展示”“自由创想”的方式,成立国粹京剧票友会、“草根”创意手工坊、鱼水情艺术团、战鹰合唱队、赵玉凤剪纸工作室、环保服装走秀队等150个文体兴趣组织,从品牌培育发力,提升南苑棚改社区邻里文化节、社区军地书画艺术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展交往渠道,增加交流频率、内容深度,将陌生人变为熟人。
今年74岁的赵玉凤是南苑街道南庭新苑南区社区的棚改居民,爱好剪纸十余载,在辖区有着“金剪刀”之称。因剪纸而结缘,“赵玉凤剪纸工作室”人气越来越旺,不断吸引街坊邻居加入剪纸队伍,成员由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把“剪纸艺术之花”剪进社区、学校、部队、家庭……让传统文化更加“接地气”,辐射带动周边居民,展示南苑文化。
“剪纸艺术犹如一条纽带,把有共同爱好的居民聚在一起,我们在一次次活动中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促进了邻里和谐,增进大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对生活的幸福感。”赵玉凤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