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大,一旦发生危险,容易造成拥堵踩踏。所以,如何预防踩踏事故?在人员密集场所遇到紧急情况该怎么办呢?
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
在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旅游景点、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如果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
先了解地形,找到紧急出口
进入公共场所或参加公众活动时,首先要了解地形,找到紧急出口,看清各种逃生标志。切记:进入场地的通道未必是最安全的。除了出入通道,还应该观察是否有其他逃生途径。体育场内最安全的地方是球场草地。
在人群中,千万不要弯腰捡东西
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一旦进入人群,不要在人流中停下,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因为踩踏事件多发生在人员最挤的中间部分。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在拥挤的人群中,不要弯腰捡拾掉落的钱包、手机等物品,也不要弯腰系鞋带、捡鞋穿鞋等,以免被挤倒发生踩踏危险。
勿逆行,勿推挤,谨防摔倒
已被裹扶至人群中时,要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不要试图强行用力往外挤,不要试图超过别人,这样不仅耗费大量体力,还会使场面更加拥挤混乱。保持镇定并稳住重心,防止摔倒。尽量向侧方移动,移出人流。如果可以,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
集中上下楼,不要抢行
学校踩踏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多发生在教学楼楼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学校应对师生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学生集中上下楼时不要急于抢行。在楼梯通道内,不拥挤、不起哄、不打闹、不故意怪叫制造紧张恐慌气氛。
大声喊出真相,减少不明恐慌
在人群中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如果被挤倒,这样做
人群异常拥挤时: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有人摔倒时:不再前行,大声呼救,告诉后面的人别靠近。自己摔倒:一旦被挤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成球状,双手交叉放在颈部、后脑部,双臂夹在头部两侧。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腹腔的重要脏器。顺势侧躺在地,避免脊椎、脑部受到踩踏,还能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做最大努力保持意识清醒、张大嘴呼吸。